


4月11日,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宽敞明亮的实操室内,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学习各项技能。他们或站在机器旁,认真观察每一个细节,或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脸上洋溢着专注与热情,仿佛每一寸空间都在诉说着技术与创新的故事。在这里,学生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技能知识的力量与魅力。
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订单培养,对接产业调专业、围绕产业育人才,想方设法多路径构建学生升学和就业平台,多方式拓展学生发展渠道,有力促进了全县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导向,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蝶变之路。学校积极聚集整合职业教育各种优势和资源,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前厂后校、前校后厂、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办学格局,使职业教育在赋能土乡振兴中探索了路子、贡献了力量、干出了成效。
本报记者 王颖 摄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产教融合:搭建起技能人才成长的广阔舞台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