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三大新趋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2:30:00    

【来源:大洋网】

AI让数据从成本项变为价值增长引擎。

传统行业转型可借助“AI+”。

传统行业企业借力AI可提升生产效率。

趋势一 数据从成本变为价值增长引擎

数据,既是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痛点,更是增长点。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发现,当前,传统制造行业普遍存在数据孤岛、数据不标准化、数据质量低的问题,很多企业的数据依然分散在不同系统中(ERP、MES、CRM等),导致AI算法难以高效训练,无法提取有效洞察。

“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破解数据孤岛和质量难题的关键,是构建‘技术筑基、治理护航、场景驱动’的有机体系。”广电计量副总经理于莉莉认为,企业可以分三个层次推进。首先要夯实数据底座,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ERP、MES等系统,像搭建“数据高速公路”一样实现多源数据的实时流动与智能清洗;其次要建立治理规则,打破数据壁垒的同时,提升数据质量,让数据标准化、可利用。

最后的落脚点是价值落地。如同广电计量为头部车企所做的数字化转型蓝图,结合数字孪生和AI大模型将数据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步培育既懂制造又通数据的复合型团队,并通过参与行业数据生态建设形成持续进化能力。“通过这种‘边修路、边立规、边创效’的路径,企业完全能在18~24个月内实现数据可用性提升60%、算法开发效率倍增的实质性突破,真正让数据从成本项变为价值增长引擎。”于莉莉告诉记者。

趋势二 既懂业务又懂AI的跨界人才成刚需

记者调研时发现,AI+制造业的应用当前仍处于起步期,传统行业借助人工智能转型存在不少痛点。例如,制造业的专业性和多样性较强,不同制造业之间,甚至同一个行业的不同产业链环节之间,技术需求,技术路线以及转型升级的需求,都有比较大的差别。与商业领域不同,传统制造业很难通过一个通用模型去解决行业的所有问题。

“商业领域,可以用一种比较‘互联网’的方式,解决几乎所有的商业问题——它不在乎你卖什么产品,一个平台就可以成为‘万能的淘宝’‘万能的朋友圈’,这些虽然是戏谑,但也反映了部分真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邓洲认为,“制造业的场景多样性到了一定程度后,即便利用人工智能,创造颠覆性创新的可能性就会相对小,制造业企业采用AI的动力也就没那么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还关注到,许多传统行业的一线员工会对“AI+”有一定顾虑甚至抵触,担心被AI取代或被监控,管理层缺乏对AI的系统认知,导致AI项目在推进中受到组织内阻力,难以真正融入日常运营。

“我认为,传统行业企业里的人才结构亟待转型,特别是在AI部署方面缺乏既懂业务又懂AI的跨界‘翻译官’,AI团队无法理解行业痛点,业务团队又看不懂AI模型,最终导致项目出现了无用功。”沈阳告诉记者。

趋势三 创新链与产业链加快“无缝对接”

当AI开始重构传统制造价值链,传统行业与创新链如何实现“无缝对接”?

在沈阳看来,“行业+AI+科研”三位一体协同机制至关重要。

该机制下,可以采取一种科研团队“驻场式”合作:科研人员以“项目合伙人”身份进入企业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从实验室技术到实际场景的深度融合,同时,依托重点园区设立试验区,为技术成果提供中试条件与应用反馈。

“在这样的机制下,产业‘图谱’与技术‘地图’就可能形成一套联通系统,在AI对接网络的辅助下,打通产业需求与科研成果,可以用AI生成适配方案与模拟部署效果,提升企业引入新技术的效率,特别是提高传统行业企业借力AI的信心。”沈阳表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钟达文、谭伟婷、周伟力、邓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特朗普的百日执政支持率与他“一税解千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04-28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三大新趋势04-28

沈阳华彩儿童乐园晋升国家3A级旅游景区04-28

十七条举措促青年就业创业 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延续至明年底04-27

京喜自营“厂货百补”计划发布:击破行业恶卷,重塑产业带价值04-25

珍酒李渡借势“中产向上”,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04-25

十堰经开区:“税法宣传服务站”进驻政务服务中心04-25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完成数字化审计双调查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