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走进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配套附属工程“五村回迁安置”现场,500多名建设者安装模板、铺设防水层,全力推进地下主体建设,现场铺展开 一幅紧张有序、热火朝天的施工图景。
作为省级重点民生工程,“五村回迁安置”项目是保障机场扩建用地需求、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关键工程,承担着5个村近万人的回迁安置任务。中铁十七局施工内容主要为18栋住宅楼、物业办公用房、水泵房及地下车库,工程净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8.3万平方米。
“为了让老百姓早日‘回家’,‘五一’期间,我们调配更多技术骨干,增加进场劳务人员数量,抢抓施工黄金期,形成大干局面。”该项目现场负责人赵宏彪介绍。
“塔吊顶端必须安装红色障碍灯,高度绝不能超过航空限高!”项目安全总监李一斌持测高仪,每天对施工设备进行三次检查。武宿机场周边属净空保护区,任何建筑物或机械设备的“身高”都有严苛限制。为此,项目部采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反馈塔吊高度、风速等数据,一旦接近限值立即报警。同时,采取安全应急演练、安全技术交底、现场安全体验、夜间加装遮光罩等一系列举措,做到突发状况“秒级响应”,全力确保实现航空“零干扰”、施工“零事故”。
施工现场,主道两侧两棵八九百年树龄的古槐树格外引人注目。为了保护好这两棵“活文物”,该项目成立古树保护小组,制定专项保护方案,在古槐四周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悬臂支护法进行支护,加装避雷设备和实时监测系统,有效保障古树安全与生长环境稳定。
山西日报 记者张毅 本报通讯员王珍珍
相关文章:
湘西州召开全州招商引资增效工作推进会05-02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锡林浩特市:服务监管双升级 护航生态与发展04-30
寻找属于“我”的精神原乡(新教育实验的育人之路①)04-30
致敬“最美劳动者”!济南方特公益活动五一假期欢乐开启04-30
国内首家全自动化运营海水淡化项目正式投产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