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幸福靠山论”实践|河南嵩县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共同富裕的金山银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09:56:00    

在豫西伏牛山腹地,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这片承载千年采矿史的土地,正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总体部署,以统一市场基础制度为引领,推进“五统一、一开放”,在产业变革与生态蝶变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立足金钼氟钾矿产资源禀赋,嵩县聚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和统一要素资源市场,通过“资源整合、项目攻坚、创新驱动、服务升级”四轮驱动,打造“中原矿谷”,为全省乃至全国统一大市场输送优质新材料与绿色技术。

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成为行动纲领,更与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相结合,化作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实现生态保护与共同富裕的良性互动。

科技升级:“黑色冶炼”蝶变“绿色智造”

走进中金集团嵩原冶炼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监控系统实时显示着生产数据。作为中国黄金集团100%控股的龙头企业,嵩原冶炼通过与中国矿业大学、长春黄金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攻克了黄金冶炼废水100%回用、固废减量45%等关键技术难题。2024年,企业产值突破39亿元,预计2025年将迈过50亿元大关。

“我们自主研发的锌铜回收系统,让每吨冶炼渣的经济价值增加3000元。”嵩原冶炼副总经理朱智立指着控制屏上的数据自豪地说,“通过技术升级,我们不仅降低了能耗,还让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环保生产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收益。”

类似的转型故事在嵩县并非孤例。

洛阳豫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无碳焙烧技术,彻底告别化石能源依赖,其自主研发的烟气脱硫系统不仅能实现无烟尘排放,还可从烟灰中二次回收金、银等稀贵金属,综合成本比同行低15%。

“我们的无碳焙烧技术无需煤、电、气,生产氧化钼的成本低于同行。更重要的是,我们实现了采矿、选矿和冶炼的联动,这在成本控制上具有显著优势。”豫青新材料总经理刘建有介绍,“目前,我们的产品已被青山控股、中信泰富等钢铁巨头采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截至2025年5月,嵩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1亿元,同比增长38.9%。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些企业缴纳的各项税金,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逐绿前行:生态发展擦亮“湖城新颜”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嵩县始终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

陆浑湖,这片被誉为“中原水塔”的水域,曾因周边矿产开发面临水质恶化风险。

近年来,嵩县投资1.3亿元开展环湖村庄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实施总投资11.5亿元的二污迁建工程,使陆浑湖水质常年保持准Ⅰ类标准。

“我们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准治理,让陆浑湖的生态功能得到了全面恢复。”嵩县生态环境局局长董延春说,“现在,观测到的鸟类种类从186种增至273种,中华秋沙鸭、黑鹳等珍稀物种频繁现身,这正是生态修复的最好证明。”

矿山生态修复同样成效显著。

通过推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技术,山金矿业、前河矿业等企业实现了井下作业人数减少60%、生产效率提升40%。而废弃尾矿库变身光伏发电站的创新实践,则让嵩县每年增收800万元。

“我们引入视频智能监测体系,实现了通风、供风、排水等系统的远程自动化控制。”前河矿业总经理李过生说,“智能化改造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升了安全水平,真正实现了‘绿色矿山’的目标。”

在尾矿库安全监管方面,嵩县以“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全面推行井架加固、下游拦截坝建设和排水井垂直度在线监测等措施。还通过十字撑结构加固、应急道路修建和尾矿库调洪演算等技术手段,提升抗灾能力,确保防患于未然。

数据显示,2024年嵩县空气优良天数达315天,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7%,森林覆盖率超过40%,绿色矿山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这些生态红利不仅为产业转型提供了空间,更成为吸引高端项目落地的关键竞争力。

税收反哺:产业引擎驱动澎湃动能

嵩县的实践证明,绿色转型的成果最终要惠及民生。

在“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下,嵩县以“金钼氟钾新材料+生物医药+新文旅”三大“风口”产业为核心,推动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在生物医药领域,嵩县统筹全国统一大市场资源,建设中原药谷科创园,已投产运营的18亿元科创园引入16支专家团队,转化33个项目,产业总产值突破70亿元,并通过要素市场统一配置,将科研优势高效转化为群众实惠。

“土地入股分红加上务工收入,我家一年能挣两份钱。”城关镇叶岭村的村民张松珍笑着说,“现在村里还建了中药材加工厂,我们不出村就能把药材卖出去。”

通过严格执行统一政府行为尺度和市场监管标准,农户在统一大市场的保护和引导下,真正分享生态资源价值红利。

在文旅融合领域,嵩县依托统一市场基础设施,推动28个环湖文旅项目串联陆浑湖生态资源,新增爱情主题村落、环湖露营地等业态,实现绿色资源向共同富裕的有效转化。

“以前我们靠湖吃湖,现在是在统一大市场规范下‘养湖富湖’,文旅融合让村里走进了全国游客视野,一年光靠餐饮和住宿就能多增收两万多元。”陆浑镇牛寨村党支部书记安明然说道。

此外,嵩县中等专业学校改扩建项目(总投资4.5亿元)和全域医养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亿元)也已启动,为民生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新能源领域,嵩县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导流洞最后一米岩壁于6月17日成功爆破,标志着这一“河南能源充电宝”建设迈出关键一步。项目建成后,不仅改善当地环境,还将带动经济、造福百姓。

在民生改善领域,嵩县同样不遗余力。

2024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居洛阳市第一,互助养老、居家助老等多元化服务让8000余名老人在家门口安心养老。通过“嵩县就业码·码上能就业”平台,2.74万人次接受技能培训,新增持证1.3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6343人。医疗方面,中原药谷康养医院的建成,以及县乡村三级中医诊疗体系的完善,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共同富裕:百业兴旺筑就致富梦想

嵩县的共同富裕实践,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跃升,更深深融入百姓生活的点滴变迁。

在饭坡镇“中原矿谷——矿立方产业园”,豫青新材料的生产线高速运转,为乡亲们提供了数百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田湖镇撤乡设镇后,焕然一新的社区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同步升级;伊尹故里,厚重的历史文化被赋予新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纽带。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嵩县的发展路径清晰而坚定:

——产业引擎驱动。立足“千万工程”经验,嵩县以“金钼氟钾新材料+生物医药+新文旅”三大风口产业为核心引擎,加速重点项目落地生根。

——财税精准反哺。依托矿产业稳健增长带来的坚实税收,嵩县坚持“以矿为基,财税再造”,将更多资金精准投向道路、水利、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领域,形成统一市场建设与民生福祉提升的良性循环。

——利益联结共享。通过“资源入股+分红发放”模式,确保矿业收益精准惠及农户和社区;深化与矿企、科研院所的“联学联建”,推动技术培训、产教融合,持续夯实共同富裕的根基。

——区域协同发展。坚持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强化与周边县市产业协作,深化“五统一、一开放”实践,以更高水平的市场一体化拓展发展空间。

“过去靠山吃山,如今‘养山富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这已成为嵩县百姓的共同心声。

展望未来,嵩县目标明确。“我们将坚决贯彻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部署,聚焦新材料等风口产业,以‘中原矿谷---矿立方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加速金钼氟钾新材料产业优化升级。”嵩县县委书记辛俊峰说。

根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嵩县将继续锚定三大风口产业,力争全年新增产值超40亿元、税收超10亿元,并持续加大乡村振兴与民生投入。

嵩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扩大开放,深化区域协作,推动市场一体化建设,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出更丰硕的共同富裕之果,书写“幸福靠山论”的崭新篇章。(王博 赵明辰)

【编辑 滢滢】

相关文章:

“幸福靠山论”实践|河南嵩县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共同富裕的金山银山07-21

暑期游花样升级,“燃”动文旅消费市场07-21

镇街周报|新机场、新项目、新地标07-21

上半年全国吸收外资4232.3亿元人民币07-20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推进医保民生工程“一码付”建设07-20

极氪被曝卖“0公里二手车”虚增销量,官方回应:是可销售的展车,属于正常商业行为07-20

巴奴、海底捞等火锅品牌:毛肚贵却营养高受青睐07-20

稳健运行 量质并进 从6.2%看经济大省担当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