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夜思 | 10分钟就能恢复精力?NSDR了解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3:46:00    

不睡午觉,怕下午没精神。睡午觉,午休时间短,浅浅睡一会又休息不够,更怕一睡着,就睡过头,不仅耽误事儿,睡久了还头晕脑涨。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到底有没有方法让人短时间就能休息得很好呢?

还真有!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安德鲁·休伯曼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新方案:非睡眠深度休息(Non-Sleep Deep Rest,NSDR)。这种方法让人不用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但却在 10 分钟就可以让你的大脑和身体获得较好的休息和恢复!

NSDR 是什么?

NSDR 是一种通过引导注意力和身体放松,帮助大脑进入类似睡眠的休息状态,让身体和大脑得到适当放松的办法。

这种实践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在任何安静舒适的地方进行。只要按照以下步骤来做就行:

1. 准备阶段: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可以躺下或坐在椅子上。

2. 放松身体:闭上眼睛,进行 3~4 次深呼吸,感受身体逐渐放松。

3. 引导注意力:播放 NSDR 引导音频(这类音频短视频平台很多,搜索 NSDR 关键词可以检索到),跟随引导逐步感受身体各部位的放松,从脚底到头部。

4. 想象练习:想象身体逐渐下沉,感受身体与椅子或床的接触,进一步放松肌肉。

5. 结束练习:练习结束后,缓慢活动身体,逐渐恢复清醒状态。

这一方法借鉴了瑜伽休息术(Yoga Nidra)和渐进式肌肉放松(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PMR)等技术[1],而这些技术目前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临床护理、心理健康和认知功能提升等领域[2-4]。

NSDR 是如何让人

10 分钟快速恢复精力的?


NSDR 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影响身体,让我们能在短暂的时间就得到充分的休息,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脑电波的定向诱导。

有研究表明,NSDR 通过引导练习者专注于身体感觉和呼吸,能够使大脑从 β 波过渡到 α 波和 θ 波,达到浅睡阶段的放松效果[5]。

与此同时 NSDR 还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帮助身体进入放松状态[6],并可以显著降低压力激素(如皮质醇)的水平。而这种激素的减少不仅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7]。

为了验证 NSDR 是否有真实的效果,还有研究人员招募了 65 名参与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参与者完成 10 分钟的 NSDR,另外一组就是静坐 10 分钟,不做任何特定的放松练习[8]。

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参与者进行了多项测试,以评估他们的身体和认知表现、情绪状态以及恢复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NSDR 组在多项测试中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他们的握力显著增强,这说明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准备状态得到改善。

而在心理运动警觉性任务中,NSDR 组的反应时间显著缩短,注意力和警觉性得到显著提升。在经典的心理学测试西蒙测试中,NSDR 组的准确率显著提高,他们的认知灵活性和决策能力也得到了增强。除此之外,NSDR 组的情绪明显也得到了改善,压力和紧张感显著降低。

简而言之,NSDR 通过对大脑、交感神经系统以及激素的影响,改变了我们身体“充电”的逻辑,从“慢充”进化到了“快充”状态,短短 10 分钟就能让身体更放松,精神状态恢复的更好。

NSDR ≠传统午睡!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NSDR 和传统午睡不都差不多吗,只是时间短一点而已,其实不然。

传统午睡,想要休息得刚刚好,这个度真的很难控制。因为在传统睡眠中,我们的大脑会经历多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大约持续 90 分钟,包括浅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在睡眠过程中,大脑的脑电波会从清醒时的 β 波逐渐过渡到 α 波、θ 波,最终进入深度睡眠的 δ 波[9]。

如果控制不好时间,在深睡期间醒来的话,会出现明显没睡够的表现。比如起来后脑子昏昏沉沉的,让人觉得好像睡了,但又没睡。这种懵懵的感觉让人很难受,还不如不睡,这其实就是一种睡眠惯性。睡眠惯性会导致大脑短暂处于抑制状态,所以传统午睡醒来后,很多人往往会陷入比较长时间的认知和感觉下降的状态[10-11],而想要恢复正常状态,通常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数小时时间。

而 NSDR 可控性就比传统午睡好多了,而且它完全没有睡眠惯性这样的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NSDR 的核心在于不进入深度睡眠,而是通过引导大脑进入一种类似浅睡的状态,来实现快速的放松和恢复。也就是说,你并不需要真正入睡,但大脑却会进入一种类似浅睡的状态,并让全身心得以快速的休息和恢复。既然根本不会进入深睡状态,所以也就避免了传统午睡睡眠惯性的困扰了。

值得注意的是,NSDR 的价值不在于取代睡眠,而是提供一种可控的神经调节途径。NSDR 通过呼吸-肌肉-意念的协同干预,将大脑从高耗能的 β 波状态切换至修复态的 α/θ 波频段,让疲惫身体得到放松。该方法对急性疲劳恢复确实有很好的效果,掌握这项技术,也意味着获得在快节奏生活中主动调节神经资源的主动权,但是一整天的疲劳还是需要通过夜间深度睡眠解决。

互动:

相关文章:

有在美乌克兰人收到“限期离境”邮件,美官方:发错了04-05

玩着玩着就躺下了?YOUNG剧场“心灵疗愈”课带你解锁减压新姿势!04-04

辽宁首批“产业大脑”名单,瓦房店上榜!04-04

缅甸强震七日:近40℃高温下的生死、奇迹与遗憾|红星深度04-04

制作青团,邂逅春天!社区食堂开课啦04-02

“城市大脑”创造美好生活04-02

丽翔教育上涨13.58%,报22.0美元/股,总市值2566.67万美元04-01

夜思 | 10分钟就能恢复精力?NSDR了解下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