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19日上午,由东方出版中心主办的读者开放日暨“背包里的星光:《轻履者行远》新书分享会”在中版书房举行。《轻履者行远》是西安财经大学青年教师高煜的自传体小说,记录了她从乳腺癌确诊到生命最后这三年的历程。这部作品是高煜用惊人的意志力与命运展开对话的见证。书中既有“生为飞蛾,若是不敢扑火,这宿命凭什么壮阔”的铿锵宣言,也不乏对亲情羁绊、教育理想的细腻剖白。正是这些真挚的文字,展现了高煜在困境中坚守生命、热爱生活的勇气与力量,引发了文学界与读者的深切共鸣。
活动现场,作家简平、上海大学陈晓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文贵良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孙晶教授等嘉宾纷纷发表感言,分享他们对《轻履者行远》的深刻阅读体验,并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生命、文学、教育与爱的多重意义。

《轻履者行远》,高煜 著,东方出版中心2025年出版
向死而生,拷问生命的意义
复旦大学哲学社科科学领域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和为该书作序。“从高煜最后的三年生命轨迹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她是有意识地‘向死而生’,即已经获知了命运终结,她仍要奋起抗争,要放大生命‘活着’的每一天的时间内涵,用‘死’来激活生命内在的活力。”陈思和教授认为,这每一步的挣扎与奋力,都是极其艰难且无比英雄的,令人钦佩。
高煜生于1983年,从小就成绩优秀,性格阳光,才华横溢,是令家长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后留学英国,成为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成果出色,深受学生喜爱。同时她还兼任雅思培训,学生上万。不幸的是,高煜在32岁那年被发现癌症,从此人生被划上了残酷的分水岭。但她自觉抗争命运,用巨大的勇气和浓缩的生命热情去迎接生活的鞭打。她对学生们公布自己的抗癌经历:两次手术,七次化疗,25次放疗。病后每天记日记,已积有41万字;自驾8万公里后写了图文游记;撰写这部自传体小说。又把她自创的“单词记忆九步法”等雅思教学经验整理成书出版。她还有很多计划,例如用稿酬设立奖学金、在云南贫困地区筹建希望小学,“如果我还有时间……”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新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孙晶回顾了选题立项的缘起,她表示,第一次看到《轻履者行远》这个书名时,便被深深打动。“人生什么是轻?什么是重?”这本书用温柔而坚定的文字,回应了这个充满哲理的思考。孙晶指出,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个人生命的书写,更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每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她希望,通过这本书,更多人能够获得思索的力量与前行的勇气。

孙晶
心怀大爱,生命成长的英雄之旅
关于如何追寻生命的意义,高煜曾用米兰昆德拉的话来激励自己:“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他的人心中留下了回忆。如果我能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在更多不认识我的人心中留下回忆,做一个大不朽的人,这样的人生才算是真正有意义的。”
作为同样经历过癌症的康复患者,作家简平坦言,在阅读过程中,许多情节深深触动了他。他在书中看到了作者对人生持续的热爱,并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生命力,要证明“我曾来过这个世界。”文字是她留在世间的生命痕迹,也相信这本书一定能给遭遇同样境遇的读者以启发和激励。与其他随笔体、日记体的抗癌作品相比,这部小说对日常细节记录的真切生动、题材的沉痛感与文字的轻盈幽默感之间的反差等,使此书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

简平
简平指出,高煜的这部自传体小说不仅是一部有强烈浓度的个人生命经验的记录,更是一种由“小我”迈向“大我”的精神旅程。作者并未将重病作为写作的终点,而是将其作为起点,去探寻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也是小说打动人的地方。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必将点亮更多世人的生命之光。
孙晶对书的出版表示欣慰:在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中,令很多人热泪盈眶的一幕是,一个人只要还被世人记住,他就不会真正地死亡,不会永远地消失。而高煜这本书的出版,在精神的层面上延续了她的生命。
来自生命深处的忠告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兰从女性的角度对《轻履者行远》进行了解读。她认为,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是以孩子的立场创作的一部成长小说,也是一部教育小说。所谓“轻履者行远”,是作者在32年的短暂人生中,以健康、快乐、生命为代价获得的启示,是她对于年轻人的忠告:不要因为年轻无所畏惧而过度透支生命,生活需要规律,需要放下情绪。“不要做苦行僧,要做轻履者。””人生旅途,行高远路,做长久人,爱健康才是真正的爱生命。”面对一个年轻生命的夭折,我们应该追问:她为什么过早地离开,她那么热爱生命、眷恋人世,有一万个不舍、不甘。

陈晓兰
作为一位母亲和长期从事文学教育的学者,陈晓兰深感,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我们往往习惯从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成长,却忽略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的辛苦与心酸、他们背负的太重压力与外来期待。我们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被我们忽略、无视的细节可能在孩子们那里就是大事,就会给他们增加沉重的精神负担。《轻履者行远》提醒我们,理解与共情比说教更重要,倾听孩子的声音比替他们做决定更为有力。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贵良认为,《轻履者行远》是“一本关于勇气的书”。他指出,作者在面对疾病的终极考验时,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与坚持,这份面对死亡的勇气与精神也从书中传递给了每一位读者。文教授还提到,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警惕之书”。它让我们重新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奋斗与拼搏是否已成为绝对的价值,我们是否应当思考“如何生活”,而不仅仅是“如何成功”,在理想、奋斗与躺平之间,如何把握好一个尺度,值得当代年轻人深思。

文贵良
作者高煜的母亲马琳女士动情地回忆起女儿生前的点滴。女儿“从小就是读书种子,生怀英雄主义情怀,重情重义。面对生活的不公和委屈,她始终没有动摇对人世的爱和信心。这些生活经历都在书中有真实自然的表达。”高煜临终时曾说:“书出版了才算真正活过。”作为女儿的守望者,马琳女士不仅整理了这本书,还完成了女儿的遗愿。她用自己的力量,将一位母亲无尽的爱与坚持,传递给了所有读者。
此次新书分享会是东方出版中心为迎接第30个世界读书日精心策划的主题活动之一,也是东方出版中心读者开放日的重要环节。在这场跨越时空的智识对话中,读者们不仅与编辑、嘉宾共同见证文字的力量,更通过签到赠礼、参观导览、互动交流等读者开放日的多元体验,深度感受阅读与文化的交融。
相关文章:
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与生命的深情回响,《轻履者行远》新书分享会在沪举行04-20
糖尿病人喝茶真的如同“吞毒”?医生提醒:喝茶4个要点不可忽视04-17
专家引领聚合力 同心共筑成长路——宜章县第八完全小学举办家校共育主题讲座04-16
回到生命本身,思考哲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04-16
这家孔院,参加汉语考试的人数全球第一 | 大国外交零时差04-14
今天起,呼市人吃晚饭请调整一下!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