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沪航17号”服务海葬35年,海葬航程已达979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8:16:00    

近日,交运集团“沪航17号”轮船从吴淞码头出发,执行今年第19次特殊使命:前往横沙岛附近水域,进行一场海葬仪式。轮船缓缓行驶在长江水面,船舱内,一场简短庄重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约一个小时后轮船到达目的地,肃穆悠扬的乐声中,195位家属依序走向甲板,将逝者骨灰连同芬芳的花瓣一起撒入大海。

这场海葬仪式是由上海市民政局牵头,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与交运集团上海客运轮船有限公司合力开展的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公益海葬项目。江浙沪居民可通过网上预约免费参与,并享受当地政府的绿色殡葬补贴。

此次海葬活动是苏州专场,而“沪航17号”作为“海上告别厅”,已经为海葬服务了35个年头,航班见证了来自苏州的101位逝者于海长眠,魂归自然。

上海是中国最早推行海葬的城市之一。1991年,首批骨灰在长江入海口缓缓沉入碧波。当时,土地资源已显紧缺的上海,以“向海而生”的智慧开辟了殡葬改革的新路径。数据显示,海葬推行的前十年,年均海葬量仅500例左右,但这一举措为后来者锚定了方向。截至2024年,上海的海葬航程已达979次,帮助8万多位逝者魂归自然,超31万人次在潮声中与亲人完成最后的告别。

如今,文明、节俭、环保的海葬正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接受。2009年,长三角地区海葬年度总量突破2000例。到2023年,有8173户家庭选择让亲人化作“沧海繁星”,相当于每天有22个家庭选择这种绿色告别方式,仅这一年的海葬人数就是头10年总和的1.5倍。35年间,海葬从“小众选择”跃升为城市殡葬改革的标杆,凝结着长三角地区7万多户家庭的情感认同。其生态价值也十分显著,节约土地超400亩,相当于38个标准足球场。此外,“网络纪念馆”“海葬公祭日”等后海葬服务,更是延续了家属的思念,让传统孝道在环保理念中焕发新生。

相关文章:

2025宝山张庙职工体育节开幕,“四区”协力共燃赛场07-05

00后女子白吃白喝两个月被刑拘!详情披露07-03

山东泰安突刮大风汽车市场受损,广告牌瞬间被撕碎06-29

多种本土化中文教材在肯尼亚首发06-29

7月1日起 上海首次开行至四川地区夕发朝至动卧列车06-29

多地启动高温应急预案 保障民生“清凉度夏”06-29

现代城区古韵犹存,这条普陀宝藏马路等你来打卡→06-29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通报(第五期)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