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廖昌永人民日报撰文,讲述《游击队歌》背后的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8:58:00    

原标题:《游击队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上海音乐学院的贺绿汀塑像。

原创歌剧《贺绿汀》剧照。 以上图片均为上海音乐学院提供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首脍炙人口的《游击队歌》是抗战经典歌曲,是一首我每每唱起总会心潮澎湃的作品。它由人民音乐家、中国专业音乐奠基人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音乐学院首任院长贺绿汀创作。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重温这首抗战经典作品,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感受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志。

这首作品创作于1937年底。在《〈游击队歌〉创作经过》一文中,贺绿汀提到,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为了配合全国抗日救亡宣传工作,组织了很多宣传队到内地及华北前线,称为“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贺绿汀加入了第一队。大家从上海出发,做巡回慰问演出,号召全民抗战。

在工作中,他们发现根据上海生活准备的一套节目与客观实际有很大的距离,如何通过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激励群众,在群众中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成为大家思考的重点。年底,演剧一队到达山西临汾。当时临汾一带的抗日斗争和抗日宣传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打听到八路军办事处正巧迁至临汾城西郊刘村,大家积极要求去刘村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休整,为八路军战士演出。办事处主任彭雪枫亲自接待他们,介绍了许多八路军抗战的情况,组织他们聆听抗日报告、参加政治学习,并安排他们深入部队和城乡进行文艺演出。

贺绿汀在八路军炮兵团参观时,将士们告诉他,这些炮全是缴获日军的,是敌人为我们造的。因为当时作战条件非常艰苦,子弹稀缺,八路军在战场上形成了“三不打”原则:瞄不准不打,鬼子离远了不打,看不清目标不打。这一切触发了贺绿汀的灵感,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不仅要靠正规战,也要靠运动战、游击战。回到驻地,他在老乡的土炕上伏案疾书。小军鼓节奏模拟的行军步伐,进行曲风格暗含的张力,恰似“在那密密的树林里”潜行的惊险与智慧。“三不打”原则成为歌词“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真实注脚,“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成为歌曲中最具生命力的呐喊,《游击队歌》的初稿就此诞生。

1938年1月上旬,在八路军一次高级干部会议上,《游击队歌》首演,贺绿汀亲自指挥。没有钢琴、没有乐队,欧阳山尊就吹着口哨当伴奏,歌声让大家深受感染。

艺术源于生活,更需淬炼于信仰。贺绿汀创作的《游击队歌》以流畅活泼的旋律与节奏,描绘了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形象,表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这首抗日战歌自诞生后,迅速传遍全国城乡,甚至在敌占区也被广泛传唱。它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夺取胜利的斗志和信心。

不只是《游击队歌》,《保家乡》《垦春泥》《嘉陵江上》等抗战歌曲也贯穿贺绿汀的创作生涯。它们都来自生活,带着革命的豪情和昂扬的精神面貌。

1961年,贺绿汀将始终守护的《游击队歌》手稿捐赠给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中共一大纪念馆),献礼建党40周年。该手稿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手稿上,钢笔尖刻进纸背的力度清晰可见,那是1937年寒冬一位音乐家将信仰的脉搏压进谱线的生命力度。

音乐不是书斋里的工艺品,而是射向敌人的炮弹。这种将艺术视为战斗武器的自觉,正是党的文艺工作者刻进骨血的信仰基因,成为中国人民顽强不屈、英勇抗战的冲锋号,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行曲。

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今天唱响《游击队歌》,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何传承这份流淌在血液中的红色基因,培养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我一直思考的。

贺绿汀是我们敬爱的老院长。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创排了原创歌剧《贺绿汀》。作品以20世纪上半叶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争取解放的宏大历史为背景,选取了贺绿汀前半生的6个代表性片段来展现其精神成长历程,力图真实再现他是如何与民族与国家共命运,以乐为器、融会中西,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成为追求卓越音乐之路的人民音乐家。

在原创歌剧《贺绿汀》的创排过程中,我们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搬到了舞台上、剧场中,去到新四军军部重建地江苏盐城、来到贺绿汀家乡湖南邵阳,行进到他工作战斗过的武汉……在中央党校和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等地成功巡演20余场,获得积极的反响。

在行走的音乐思政大课堂中,大家走近贺绿汀的艺术人生,被他对专业的敬畏、对艺术的尊重、对人民的崇敬、对时代的奉献深深感染。许多参演的年轻学生被贺绿汀的艺术追求与人格魅力吸引,向剧组的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深切感悟贺绿汀等老一辈人民音乐家的家国情怀,继承他们的爱国精神,让每个音符都回荡在时代脉搏里,就是最好的传承与弘扬。诚如原创歌剧《贺绿汀》所唱:“祖国大地就是我们的舞台,这里,就是最好的音乐课堂。”

(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成都三所高校拟新增推免资格07-25

廖昌永人民日报撰文,讲述《游击队歌》背后的故事07-24

​售价880元帕胡德音乐会加塞低质节目,听众要求退票,官方:很重视,正在协商07-23

“屏幕共享”?小心!不要对骗子“财产共享”!07-12

排队14小时抢购?上海迪士尼紧急叫停!07-10

上海高温预警升级为橙色!降温也有消息了!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医生紧急提醒!07-06

剩面二次上桌!官方通报07-05

沣东九小暑假结业典礼特辑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