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罗勇、李可盈、陈颖龙)在湖北交通版图上,汉宜高速如一条经济动脉,承载着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如今,这条繁忙干线的改扩建工程正稳步推进,面对“边通车、边施工”的复杂挑战,汉宜高速改扩建项目团队以“一路多方、上下联动”的协作精神,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
当假期的出行热潮汹涌而至,项目团队全员化身“安全卫士”,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默契配合,守护着日均超10万辆次车流的平安通行。
团队同心:多方联动织密安全网
在汉宜高速“边通车、边施工”的特殊战场上,项目团队与项目公司、路政、高警、运营单位构建起“一路多方”协同机制,通过信息共享、联合调度,实现安全保通工作的无缝衔接。五一保通期间,项目部与路政、高警部门成立联合指挥小组,实时共享路况信息,针对车流高峰提前制定疏导预案;运营单位则通过沿线电子屏、广播及时发布施工提醒,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保通格局。
项目经理罗勇作为统筹核心,带领团队搭建起高效指挥体系;通行保畅部部负责人谢力每日巡查保通设施,确保水马、锥桶等设备完好率100%。项目安全总监刘伟穿梭于施工与通行区域,与多方单位紧密沟通协调,在车流高峰期增设临时引导标识、调配应急车道,保障日均超10万辆次车流安全通行。多方力量的双向奔赴,让机械轰鸣与车辆行驶和谐共生,为司乘筑起全天候安全屏障。

武汉西中分带导改。通讯员王鹏飞摄
锚定目标:挂图作战跑出加速度
为全力冲刺建设目标,项目团队以“作战图”、“时间表”、“路线图”为指引,掀起大干快上热潮。项目副经理刘德猛牵头倒排施工计划,精心绘制项目作战图,将蔡甸高架桥桩基施工、便道建设、场站搭建等任务细化到天、责任到人。在他的统筹下,蔡甸高架桥施工按下“快进键”,已顺利完成27根桩基浇筑;施工便道推进1.5公里,为后续大型机械进场和材料运输打通“生命线”。
项目副经理魏雨杰带领合同、物资部门成为攻坚的“后勤中枢”,精准测算材料需求,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确保钢筋、水泥等物资按时足量供应;优化机械租赁与调配方案,提升设备使用效率。同时,严格把控合同管理,规范供应商合作流程,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资与资金保障。
攻坚克难:征迁保通双线突破
面对征迁协调与安全保通的双重挑战,项目安全总监刘伟主动靠前,制定征迁时间表与路线图,带队走访沿线村镇,逐户沟通协调,快速完成关键区域的土地交付,为三个综合场站建设赢得宝贵时间。目前,1#、2#、3#综合场站已基本建成,料仓、设备安装等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将为大规模施工提供坚实支撑。

1#综合场混凝土拌合站。通讯员王鹏飞摄
在安全保通方面,团队持续强化“一路多方”联动机制,与路政、高警部门开展联合应急演练,针对交通事故、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制定专项预案。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建立24小时联络群,实现信息实时互通、问题快速响应,真正将“边通车、边施工”的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创新引领:智慧赋能未来通途
着眼长远,汉宜改扩建工程将全力打造多个行业标杆亮点。2#综合场站计划升级为智慧园区,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材料仓储自动化管理、设备运行实时监控、能耗智能调控,打造绿色低碳、高效协同的现代化施工基地;智慧保通体系也在加速构建,计划部署AI视频分析系统,对施工区域及通行路段进行24小时智能监测,结合车流预测模型自动优化保通方案,让道路安全管理更精准、更高效。
此外,项目还将重点推进装配化施工样板工程,在桥梁、涵洞等结构物建设中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大幅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减少环境影响;同步探索BIM技术与装配式施工的深度融合,实现从设计、生产到安装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范本。
从通行保畅的坚守,到产值攻坚的拼搏,再到管理升级的创新,汉宜改扩建项目团队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向着2027年底基本建成的目标稳步迈进。
相关文章:
古城校区扩容!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田中校区等相继投用07-03
汉宜改扩建项目:铁军战双通 匠心筑通途07-02
全球首艘!首航成功06-28
襄阳凤凰咀遗址文物保护与考古挖掘项目首批单体主体结构封顶06-25
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局地可达39℃以上 河北最新出行信息→06-23
合龙!台州市域铁路S2线最新进展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