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有些人白开水喝不够
水杯不离手
有些人觉得白开水没有味道
“难以下咽”
长期喝白开水和茶
到底哪种更健康?

长期喝白开水的人
身体健康有什么优势?
白开水、瓶装水是生活中我们喝得较多的饮水,清淡解渴、无色无味。因为没有糖、咖啡因、任何色素添加剂等,所以不会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
不过,虽然白开水极其普通,但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具有重要的调理作用,包括维持生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等。那么长期喝白开水的人,身体健康有什么优势?
1、身体状态好
白开水在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保障身体细胞正常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体温调节、营养物质运输以及废物排出等生理过程的关键参与者。
同时,白开水不含任何添加剂,这意味着它不会对身体产生额外的负担,也最安全。
2、新陈代谢好
我们身体里各种器官代谢、生化反应的过程都离不开水分。
充足的水分摄取,对于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水分能够有效地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进而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体型。
3、心脏更健康
2022年3月,一项研究表明,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降低患心衰的风险,并减缓心脏功能的下降。
研究人员解释,我们每天喝水,血液中的“血清钠”就会发生变化。而如果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则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血清钠”,更有利于心脏健康。
4、不容易便秘
大部分的便秘患者大多都存在喝水量不足的情况。因为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其所含水分被肠道大量吸收,使大便变得难以排出。
便秘的人喝水最好是大口大口地喝(即喝满口)吞咽动作快一些,这样水能够尽快地到达结肠同时刺激肠蠕动,改善便秘的症状。
5、很少有结石
很多尿路结石的发生都和饮水不足有关,长期保持一个健康的喝水习惯能有效预防各类结石。而多喝水能冲洗尿路,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以及促使尿石排出。
6、痛风风险低
喝水对预防痛风的发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嘌呤易溶于水,痛风患者多喝水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尿酸的排出,预防尿酸肾结石,延缓肾脏进行性损害。
7、感冒好得快
感冒发烧时,一句“多喝水”可不是什么敷衍的话,多喝水确实对感冒有一定缓解作用,补充体液流失,避免虚脱。
另外,多喝水还能促使出汗和排尿,加速体内细菌和病毒排出。

长期喝茶的人
身体健康有什么优势?
生活中爱喝茶的大有人在,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茉莉花茶..….很多“茶友”都有自己的独特喜好。
这些长期喝茶的人,身体健康有什么优势呢?
1、“三高”风险低
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喝茶可以调节“三高”。
2021年5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刊发了一项综述研究《饮茶与老年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中指出,喝茶可以调节老年人群的“代谢综合征
研究指出,茶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酚类物质,如儿茶素具有抗氧化、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体脂形成等诸多功效。
2、心血管病风险低
2018 年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喝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长期坚持饮茶的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8%。
3、患老年痴呆风险低
2022 年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不喝茶的人相比,喝茶可使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 16%。

喝水喝茶都要适量
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栏目介绍,无论喝水还是喝茶,都需要注意“合适的量”。
比如,“每天要喝8杯水”的说法流传甚广,也有不少人坚持照做,但其实这个标准并不适合所有人:
1、普通人群的饮水量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低身体活动水平下的成年男性每天应喝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应喝1500ml。
而如果天气热、空气干燥、出汗多等,则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饮水量。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小便,如果颜色浅黄、清澈、量足,说明饮水量基本充足,否则就需多喝点水。
2、特殊人群要控制饮水量
①正在服药治疗胃溃疡的患者:药物中含有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物质,会对胃黏膜形成保护,若喝水太多,可能会降低药效,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②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时,喝进去的水不能正常排泄到体外,因此要控制饮水量。一般,全天适宜的水量(包括喝水及饮食中的水液)= 500ml+前一天小便量。
③尿毒症患者:此时的喝水量需要根据自己体重的变化来决定。每天可以固定时间称量体重(排尿后早饭前比较合适),每天体重的增加不宜超过体重的0.5%;另外,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长<3%,从而保证透析效果。
④心衰患者:大量饮水会造成回心血量增多,从而增加心脏负荷,加重病情。心衰严重者,饮水量甚至需控制在800ml以内,具体要遵医嘱。
茶叶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喝、随时都能喝的。喝茶,讲究“四个不”:
1、不适合喝茶的人群
患有神经衰弱、失眠、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心脏病、胃病、肠溃疡的病人都不适合饮茶,尤其是浓茶;还有哺乳期或怀孕妇女和婴幼儿也不适合饮茶。
2、晨起、睡前不品,餐前、后不饮
晨起空腹喝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茶有提神兴奋、利尿作用,睡前喝会影响睡眠质量。更建议上午十点左右饮茶。
茶碱能抑制胃液分泌,饭前喝茶不利于消化吸收;饭后立即喝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铁质等的吸收。所以建议饭后1小时喝。
3、服用部分药物时不喝
一些需要服用镇静助眠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人群,不建议饮茶,因为茶叶内含有的茶碱等成分会降低药效,对于病情的控制较为不利。
4、不宜过浓
浓茶中含有较高的氟,常喝浓茶会损害肾脏,增加肠胃负担,还容易引起“茶叶型氟中毒”。
因此,健康的成年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每次3克,用150毫升水冲泡是适宜的。
总的来说,喝茶和白开水没有孰优孰劣,最重要的是合适和适量。

牢记四点,正确补水更健康
不管是喝茶还是白开水,都需要注意4点:
1、主动喝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为口渴,其实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随着机体失水量增加,还会伴随尿液颜色加深、皮肤干燥、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表现。所以最好每隔半小时补充一次。
2、慢慢咽
即使口渴了,也不要大口喝水。如果大口喝下太多水,会导致水分快速进入血液,经过肠内吸收后血液会变稀,短时间内的循环血流量就突然增加了,容易加大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荷。
正确的方法是,小口慢饮,尤其是本身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人,更要慢慢喝,少量多次饮用为宜。
3、别太烫
过热的水(超过65℃)会烫伤食管黏膜,长期如此,食管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容易引发炎症甚至癌变。
4、选对品种
茶的品种有很多,要学会根据时间选择——
①春季阳气生发,易致肝阳上亢,所以适合喝绿茶,疏肝解郁;
②夏季天热,心血管事件高发,适合喝全发酵的红茶;
③秋季干燥,易耗伤津液,适合喝白茶清热润肺;
④冬季天冷,肾脏需要藏精过冬,而黑色入肾,所以适合喝黑茶。
今天你喝了吗?
来源:央视网、潮新闻、健康时报、湖北日报、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栏目
编辑:王佩璇
相关文章:
演员张馨予称目睹男子商场偷窥女孩,“楼梯和地面是玻璃做的”,提醒穿短裙女孩注意隐私08-19
长期喝白开水和长期喝茶的人,谁更健康?08-19
吃出营养吃出健康08-19
区多部门联合开展夏季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08-15
高温预警频发,墨迹天气助力破解出行难题08-13
基孔肯雅热会多次感染吗?如何诊断基孔肯雅热?世卫组织回应08-12
周末·健康丨这个火爆全网的减脂餐,简单、营养又美味!强烈推荐你试试08-10
今日广东高温持续,户外出行注意防暑降温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