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由汕头市政协与濠江区政协联合主办的“《当年岁月》系列丛书首发式暨《影像当年》启动仪式”在濠江区举行。据悉,该系列丛书的出版旨在记录时代变迁,留存城市发展记忆,填补达濠和河浦建区期间的历史资料空白,并为汕头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活动现场
据了解,达濠区自1984年从汕头原郊区划分成立,河浦区于1994年从原潮阳市分割设立,2003年达濠区与河浦区合并为濠江区,这些区域变迁见证了汕头城市发展进程,留下诸多珍贵历史记忆,记录经济特区建设辉煌进展,更在岁月沉淀中,形成了濠江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城市品格。
此次首发的《当年岁月》系列丛书共有两册,分别聚焦达濠区(1984-2003年)与河浦区(1994-2003年)的发展历程,力争填补达濠区、河浦区建区期间历史资料空白。据介绍,这一文史工程也是濠江区政协发挥政协文史功能,记录达濠、河浦人民和新区建设者奋斗岁月,留存汕头城市发展记忆的一项新举措、新成果。
据悉,该系列丛书编撰工作于2023年4月启动,并组建了两支编写团队。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编写团队成员走访当年历史参与者、见证者,广泛收集档案资料、地方文献和碑刻资料,获得了大量宝贵素材,特别是部分老同志的口述回忆,更为该系列丛书增添丰富的历史细节。最终,在2025年3月14日,丛书完成终审并获得批复书号,并于4月15日顺利首发。

汕头濠江文史工程《当年岁月》系列丛书
“两书以‘亲历、亲见、亲闻’为原则,通过田野调查、档案挖掘和口述实录,还原了达濠、河浦两地从建区到合并为濠江区的完整历史图景。这是政协文史工作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的生动实践,也是我们传承城市记忆、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成果,为濠江、为汕头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经验启示。”汕头市政协副主席陈烈丰在活动上致辞时指出,《当年岁月》系列丛书聚焦达濠区二十年与河浦区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政治、经济、交通、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系统化、全景式地展现了达濠、河浦两区的历史画卷,“让我们能借助亲历者、见证者的目光,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探寻濠江发展的历史脉络,见证如何从达濠、河浦两区发展成为濠江区、成为汕头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不平凡历程。”
《当年岁月:达濠区(1984-2003年)》的编写团队代表李伟鹏在活动现场分享编撰过程时动情地表示,这段历史的梳理不仅是对濠江儿女父辈创业史的回顾,更是对汕头特区发展奋斗篇章的铭记,“通过85位亲历者的口述、427份原始档案、1500多张历史照片,构建起立体生动的集体记忆图谱。这些史料必将为后世学者研究达濠区二十年发展历史提供丰富的史料依据,为书写濠江历史,繁荣濠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年岁月:河浦区(1994-2003年)》编写团队代表翁晓霞也表示,编写团队以亲历者的视角构建河浦区10年的历史叙述,最大限度地追求历史原貌,达到存史资政功能,以此来展现河浦区10年的发展历程,重温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期待“河浦精神”能随着昔日蓝图汇濠江,继续激励更多建设者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濠江实践,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悉,《当年岁月》系列丛书编辑团队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大量达濠区、河浦区当年的珍贵照片,但由于篇幅有限,未能全部展现。为了让这些珍贵照片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得以广泛传播,濠江区政协在当天的活动上宣布,启动《影像当年》集结汇编工作,作为《当年岁月》系列丛书的续编,“我们将以这些照片为基础,组织专业专家、学者进行系统分类、深入解读,挖掘每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和历史价值,集结编纂出版,作为我们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城市记忆的一个新举措新努力。”
文、图|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侯志洋
相关文章:
留存城市发展记忆!汕头濠江文史工程《当年岁月》系列丛书今日首发04-15
北国春城享盛事 羽梦逐鹿启新程,2025年“中移凌云杯”全国U系列羽毛球比赛U12-14(北方赛区)欢腾开赛04-15
沧州全面启动专项调查!04-09
【新闻早茶】今年河北将实施生物医药焕新工程,还有这些热点……04-09
安徽两名初中生玩耍时凭知识积累识别汉墓04-08
穿越时空触摸文明脉搏!青岩古镇沉浸式研学课堂开启文化传承新体验04-05
国兴“灵魂”——国兴重工企业文化感怀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