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把制造业作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着力打造具有江北特色的“22411”现代制造业新型集群体系,引导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奋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逐“新”
含“新”量提升制造业含“金”量
走进位于江北鱼复工业园的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轨道)单轨车辆研发制造基地,各类不同型号的单轨车辆让人目不暇接。

中车长客。受访单位供图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累计生产3000多辆轨道车辆,广泛用于重庆轨道1号线、2号线、江跳线等市内多条轨道线路。”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中车长客轨道“安家”江北之后,创立了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重庆分中心。全球编组最长的八辆编组跨座式单轨和江跳线双流制轨道车辆,均是从这里诞生。依靠自主创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
据了解,江北区将发挥重庆世界级地铁城市示范效应,支持中车长客轨道打造单轨交通装备产业“生产+创新+服务”一体化产业平台体系,做强车辆生产和维修,发展前沿技术研发、零配件制造以及系统服务,打造全球单轨产业新标杆。
“如今,江北工业R&D已突破至3.1%左右。”江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区设有研发机构规上制造业企业已达90家以上,累计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业设计中心2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1个。
攀“高”
从实验室“第一”到产业界“唯一”
2018年,中科院光电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马晓燠带领团队成立了中科院光电所首个产业化公司——重庆连芯光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入驻中科院江北育成基地,对已掌握的光电探测及控制技术从研发到整机装调的科技成果实施产业化转化。
企业入驻江北后,短短几年里实现了快速发展。凭借在光电探测、自适应光学、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等关键领域的多年深耕,连芯科技已成长为国内唯一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自适应光学智能光电设备研发和制造企业。
目前,仅自适应光学这一核心技术带来的订单,年产值就超过10亿元。2023年5月,其自主研发的产品获邀参加“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并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江北区经济信息委副主任肖渝妹介绍,江北区根据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确定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两个主导产业集群,并围绕主导产业补充发展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AI及机器人、智能家居、传感器及仪器仪表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江北区辨识度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提“质”
人工智能+、数字化、智能化让制造业“跑起来”
因为展示空间和开放时间有限,博物馆很难将所有藏品一同展示,此外传统展柜通过图片、文字标签、视频等方式展示文物信息,让人难以看到文物细节,游客也不知晓其艺术价值。

软江图灵数字3D虚实展厅。受访单位供图
江北区人工智能企业——重庆软江图灵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其研发的数字文博智慧博物馆方案,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通过AI数字讲解员、数字3D虚实结合等技术,成功让博物馆“活”起来,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深入、个性化的参观体验。
该公司创始人陈强表示,下一步,软江图灵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江北区还注重数智赋能,支持制造业企业加快关键工艺设备更新换代,深化数字化装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以‘产线、车间、工厂’为基本单元梯度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制造全流程的数字化水平,让数字化、智能化带动制造业加速跑。”江北区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产业数字化,一大批江北的传统企业实现了效能大提升。
接下来,江北将以打造“双核驱动”现代制造业集群为主线,依托科技创新、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并落实好重庆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任峰)
相关文章:
激增!4小时接诊310例患者!竟和天气有关......04-12
【世界说】美经济学家:关税政策将致美国失业率飙升至经济衰退水平 就业市场或迎寒冬04-11
川企大调研·有π论⑤丨反内卷: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04-11
【营商环境大家谈 群策群力促振兴】专访|县招商服务中心:精准服务促发展 再掀招商新浪潮04-10
相约广交会 创造新机遇04-10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太原市科技局“五大行动”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04-09
重庆江北锻造高水平现代制造业集群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