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我要上班了|AI时代,自媒体赛道怎么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7 09:03:00    

编者按:人工智能(AI)正加速融入生活,深刻改变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当前,在人才需求发生“量级”爆发的同时,人才供需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的变化。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从今年4月开始,历经两个多月的深入走访,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对人工智能就业市场展开全面探究,并推出高校就业服务类栏目《我要上班了》,直面智能化转型中的就业焦点问题,以扎实调研和多元视角,为身处技术浪潮中的高校学子与职场新人提供兼具前沿视野与实用价值的就业服务指导。

https://jhd.xhby.net/dams-res/editing/audio/202507/12/zRVWv4qrAEhk9qqaSb6Rh8vv/zRVWv4qrAEhk9qqaSb6Rh8vv.mp3

点击收听音频

“再签不下来,我就去干自媒体了!”近年来,伴随就业压力的增大,贴着“低门槛、高收入”标签的自媒体行业从“副业选择”摇身一变,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就业新选择。而AI技术的加持,更是让这一新思路以“爆燃”之势吸引了求职者的目光。

自媒体行业真的那么好干吗?这一新兴行业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初入职场,如何面对千军万马般同质账号间的竞争?

人才渴求强烈,有“网感”比专业标签更重要

来源:视觉中国

“自媒体时代足以承载任何一种才华,前提是要有才!”在自媒体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坐拥430余万粉丝的李超,谈起自己的职场打拼之路时侃侃而谈。

在李超看来,自媒体是一个相对没有门槛的行业,很多网红和“大V”所做的工作,都与此前的工作学习经历大相径庭。“它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传播信息和观点的平台。而其低门槛性,也成就了自媒体行业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提到包容性和多元化,资深媒体人、法学博士朱强直呼“超乎想象”。“前端的客户维护、文案撰写,中端的短视频拍摄、音频采制,后端的剪辑包装、账号运营,甚至延伸至行政、财务管理等支撑性岗位,岗位覆盖了从内容生产到商业变现的全流程,环环相扣、互成体系。”

什么样的毕业生适合进入自媒体行业?朱强认为专业对口很重要,新闻、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等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更具优势。

受访者供图

“相比于专业,懂‘网感’、对热点有敏感度更重要,全能型人才更受欢迎。”知名汽车知识科普类博主“兔小波说车”道出了自己的经验之谈。她认为,虽然具有一定表演和表达能力的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更有入行优势,但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自媒体行业对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能写能拍又懂运营的“全能型选手”往往会被MCN公司疯抢。

杜绝被迫谋生,让热爱成为最好的“敲门砖”

“我对自媒体博主这一工作很感兴趣,却一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小关对此感到十分困扰。他发现,自己花费大量精力制作的视频产品,浏览量和点赞数常常十分惨淡,反之随手发布的一条视频,流量却十分可观。

“平台风格存在差异,推流算法也会根据近期热点不断变化,精心制作的视频点击量平平是常事。我们不应被‘流量’裹挟,而是要学会寻找和总结规律,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有着多年从业经验“兔小波说车”一语中的。她笑言,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流量暴涨、收获高薪是大众对行业的误解,账号运营是一个长期过程,脚踏实地是对每一个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受访者供图

做了5年美妆博主,“奈奈”选择离开,转型进入文旅赛事策划领域。这样的抉择归功于“奈奈”作为博主期间积累的资源和经验,更是她追寻热爱的一次重要转身。

如何在自媒体行业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在朱强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否有过媒体学习经历,首要因素是热爱,唯有热爱才能投入最大的创作热情。朱强也提醒毕业生们,自媒体看似“低门槛、高收入”,但切不可为追赶潮流而盲目入行。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博主,不妨先用碎片化的时间试着拍摄、剪辑,在平台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垂类账号进行对标。

“做有意义的工作,而非被迫谋生。”这是朱强始终坚持的理念,同样也是“兔小波说车”做职业规划的准则。

AI时代,一场内容与效率的博弈之战

来源:视觉中国

讲故事、讲好故事,是自媒体人的必备技能。然而随着AI的飞速发展,自媒体行业正迎来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的革新浪潮。

“只要输入指令,AI就能根据用户需求,在极短时间内创作出所需要的文案、视觉设计及分镜头脚本。”朱强介绍,AI的诞生为初入自媒体行业的毕业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内容同质化、缺乏竞争力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受访者供图

面对千军万马般同质账号间的竞争,自媒体创作者如何脱颖而出?朱强表示,机器写不出人间烟火的温度,在自媒体创作中过度依赖AI工具,作品最终会沦为充满‘塑料感’的流水线产品。换言之,创作者可以运用AI,但绝不能被其左右。“个人的独特性具有AI无法取代的核心竞争力,创作要植入自己的理解,包括对人生的体悟、对世界的态度,甚至良好的审美能力。”

“AI可以辅助技术,但无法替代‘网感’。”即便早已转型其他领域,关于AI在自媒体行业的渗透,“奈奈”亦有独到见解。她坦言,不少自媒体博主会结合自身经历,建立一种专家或是可信赖的形象,而观众追随的正是这个核心“人设”带来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连接,这是AI无法替代的。“观众的喜好藏在细节里,这需要人去感知,而非算法简单推导。”

监制 杭春燕

策划 王晓映 张琳

统筹 朱威 陈逸颖

主持 陈逸颖

音频 艾陆琦 张宣

制作 艾陆琦

文字 纪树霞

美编 郑玲玲

技术支持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JIL新闻创新实验室

交汇点新闻“播”浪鼓工作室出品

相关文章:

我要上班了|AI时代,自媒体赛道怎么闯?07-17

英伟达CEO黄仁勋:中国的开源人工智能是全球进步的催化剂,中国的人工智能模型“世界一流”07-16

“媒体+国企”融合创新实践,奔流新闻“新佛慈”频道上线!07-16

拓维信息及旗下湘江鲲鹏将亮相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07-15

网信部门大力整治假冒仿冒“自媒体”账号07-15

周杰伦正式入驻抖音后 概念股巨星传奇4天大涨180%丨一周市场观察07-14

汽车里的语音交互是怎么做到的?07-13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秀“金+红”新发色,解禁一周涨粉超400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