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当年“世界图书之都”称号的城市将开启为期一年的“任期”。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巴西名城里约热内卢接棒法国斯特拉斯堡,这是葡语国家城市首次“担此重任”。任期内,里约将围绕书籍和阅读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名为“铁轨上的书”的计划致力于在地铁站、公交车站和火车站发放书籍,让不同阶层的民众都能拥有阅读机会。
大西洋畔的里约风景秀美,拥有融山、海、湖于一体的景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巴西诗人安德拉德有诗云:“在里约,每一本书都是一扇朝向大西洋的窗”。

19世纪初,葡萄牙王室逃亡至此,带来大批宫廷藏书。位于里约市中心的皇家葡文图书馆于1887年落成,目前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图书馆,拥有35万册藏书,其中不乏珍本善本,也是除葡萄牙之外世界上收藏最多葡语书籍的图书馆。它还经常出现在全球最美图书馆的榜单中,是著名的网红打卡地。

这是2022年4月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拍摄的皇家葡文图书馆书架。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
里约有着深厚的文学传统。著名作家保罗·科埃略在里约出生、成长,他的成名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吸引全球读者,获得多项国际大奖。科埃略的名句“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曾被习近平主席在接受拉美四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引用,激励了众多中国年轻人奋发进取。定居里约的犹太裔女作家克拉丽斯·利斯佩克托被誉为“自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她的名著《星辰时刻》刻画了从贫穷地区移居到里约的女孩玛卡贝娅的艰辛生活,同样吸引了无数中国读者。
近年来,中国与巴西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尤其在出版业合作方面成果丰硕。去年9月,第二届拉美中国文化巡回展在巴西圣保罗举办,展出了500余本中国优秀出版物,涵盖葡语、西班牙语及双语对照的中国发展主题图书、传统文化读物等。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展人数最多的葡萄牙语书展之一,里约国际图书双年展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一些出版机构多次组团来里约参展,展出的各类中国图书吸引了众多巴西读者,成为巴西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在两国出版业通力合作下,中巴经典文学作品互译工程欣欣向荣。科埃略、利斯佩克托的大部分作品都已有中文译本,一些之前不太为中国读者熟知的巴西经典作品,如《巴西之根》等已在中国出版。《论语》《道德经》等中国经典作品被译介到巴西,《骆驼祥子》《白鹿原》也已与巴西读者见面。浓郁书香,正在日益加深中巴两国人民的相互认知。
里约荣膺“世界图书之都”,不仅彰显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学底蕴,也为全球阅读推广树立了典范。中巴两国以书籍为媒,持续深化人文交流,从经典互译到书展合作,从出版互动到思想共鸣,阅读正成为跨越山海的文化纽带。随着更多优秀作品的译介与传播,两国人民将在书香中增进理解、共筑友谊,让文明互鉴的光芒照亮未来。(记者陈威华)
相关文章:
泰总理佩通坦拜会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04-24
7组数据带你读懂中国航天发展成就04-24
中国成为全球贸易“稳定之锚”04-24
宝马独创驾控超级大脑等首创技术上海现身04-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04-23
2025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在京举办04-23
12条五一踏青赏花路线,邂逅最美春日中国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