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粮食,千百年来,蕴含着太多情感,撒下的每一粒种子,都寄托着美好和对未来的期许。它们承载着家庭的温饱、村庄的繁荣乃至国家的安宁。“风吹稻浪,田野飘香”——这是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员唐明贵心中最美的景色。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因为责任和挚爱,工作36年来,他把根扎进脚下的土地,呵护着这片希望的田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入党33年来,四季更迭、寒来暑往,他总是风雨无阻、日夜兼程,是农田的守望者。
【唐明贵】:“我们这一代人,对饥饿有极深刻的记忆,挨过饿方知粮珍贵,让所有的人都不缺粮食的愿望,从小就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底。”
唐明贵,1967年出生在东安县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高中毕业,他毅然报考了零陵农校。1988年农校毕业分配工作时,怀揣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赤诚之心,唐明贵毫不犹豫主动申请回到家乡,成为原伍家桥乡农技推广站一名农技员,这一干就是三十六年。
1989年,当地水稻褐飞虱大暴发,几百亩水稻受损,唐明贵一个人站在田地上望虫兴叹,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做好一名农技员的决心。第二年,他吃住在农家,奔波在稻田,再热的天,也从未间断。选用抗病品种、培育优质秧苗、加强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在唐明贵“保姆式”科技指导下,农户从此不再“谈虫色变”。
【唐明贵】:“天一热,各种病虫就出来了。这个时候对我来说,也是最难熬的时候,但是当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那心情比任何时候都要愉悦和满足。”
和农民打交道要有两个“真”,真心和真本事。在唐明贵的笔记本里,工作日常和心得总是记得密密麻麻。
36年来,唐明贵始终坚持把田野当现场,把稻田当“办公室”,跑遍了芦洪市镇33个村506个村民小组和5万亩耕地,采写了30多本100多万字的农技日记,每年解决种植技术问题1000多个,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
同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唐站长有两百多天是守在田里的。”
种植户:“今年我种了100余亩水稻,选择了泰优398水稻品种,全程采用新技术,预计每亩比往年增收50到100公斤。没有唐站长的帮助,就没有我们的丰收。”
为达到粮食高效、高产的目的,唐明贵还结合“一村一策”规划,大力推广“一季+再生稻”“稻稻油”“稻再油”等多种多熟制种植模式。刚开始推广时,不少村民嫌麻烦,不愿意干,唐明贵就先从村里的种植大户开始做工作,等到丰收时,种植户惊喜地发现利润是往年同期的2倍。多年来,芦洪市镇早稻集中育秧技术推广排全县第一,历年推广面积在2万亩以上。全镇粮食总产量从1988年的2700万公斤到现在每年稳定在3300万公斤以上。
为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唐明贵将“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建在田间地头,组织农技专家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为种植户“送教学、送技术、送服务”。
种植户蒋明文:“我种了300亩水稻,如果采用人工移栽,一个多月都栽不完,现在采用机器移栽,百亩稻秧3天就栽插完了。”
为使农民实现粮食增产,2021年,唐明贵领头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注重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生产期天天在基层跟踪指导,通过努力推广,实现了全镇水稻平均亩增产50公斤。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唐明贵包里时常带着“三件宝”,水壶、雨衣、手电筒。白天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晚上就在农户家传授农技知识。
【唐明贵】:“农民种田不容易,作为一名农技推广战线的共产党员,竭尽所能为群众增产增收,这是我的使命。如果他们因为技术问题水稻种不好,我会愧对胸前的党徽。”
如今,当地农民养成了一种习惯,有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唐明贵。无论多忙、多晚,唐明贵都有求必应,立刻赶往田间查看情况。农忙时节,他的手机更是成了农业热线。徒弟关心他说,“师傅,有些事情交给我们去做吧,您就歇一歇。”唐明贵却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我还是要自己去看一看。”
农村要发展,农技要当先。作为农技推广工作者,唐明贵把粮食稳产保供的责任记在心上。近年来,他积极推进高产示范片建设工作,推动闲地变耕地、小田变大田,组织召开农业生产现场观摩会。通过宣传发动、辐射带动,全镇共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每亩综合收益可增收300元以上,惠及农户2000余户。
袁隆平院士说,杂交水稻推广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在唐明贵看来,只有深深扎根在泥土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才能不断在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和种植效益上实现突破。2023年初,唐明贵被诊断出比较严重的肠道疾病,医生建议他住院,他却惦记早稻育秧进度,而迟迟不愿去手术,每天早上五点左右就开着摩托车到东安县应阳农机综合农事(应急)服务中心看看秧苗长势,解决附近农民的种植难题。在他生病期间,坚持指导东安县应阳农机综合农事(应急)服务中心顺利完成育秧,种植服务面积11000余亩。
唐明贵深知,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正是这种信仰、这股韧劲、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他一直奋战在农技推广第一线,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湖南省“扎根基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两次获得永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024年7月被评为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从21岁到57岁,那个36年来不曾改变的“唐站长”,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唐明贵】:“端牢饭碗,我们农技人就是要做一心为农的‘农田守望者’,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到千家万户,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和效益。”
这句承诺,他实实在在地践行了36年。如今,唐明贵仍然时刻准备着,奔赴下一片田野……
相关文章:
视频丨唐明贵:农田守望者04-24
赵树理与文艺大众化04-23
尚东红,被查(附简历)04-23
市科技局举办2025年江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专题培训会04-23
周乃翔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04-21
河北曹妃甸:春日水稻育秧忙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