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既卖茶叶也卖风景 保康20万亩茶园吐绿生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9:55:0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升蕾

通讯员 张玮 姜雪飞

一场春雨过后,保康县春茶进入丰采期。

4月17日,襄阳高香茶春茶推介暨保康县茶文化旅游季活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和茶商齐聚保康,话茶事、寻合作。

近年来,保康着力培育“保康红”“保康毛尖”品牌,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文章。

2024年,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20.1万亩,年生产加工干茶8800吨,年综合产值超20亿元,带动4万多户农民增收,走出一条以茶兴农、茶旅富农的绿色发展道路。

有机茶富含科技范

捏住芽根,轻轻一提,针针芽尖落入茶篓……4月12日,保康县黄堡镇观音云雾茶场茶园内,数十名采茶工手挽篮筐,抢摘新芽。

“茶叶长势好,产品销售旺。”负责人王召均喜上眉梢,“多亏当初及时转型,选择有机种植。”

王召均懂种茶、会炒茶,是当地茶叶种植大户,但因延续传统种植模式,茶叶产量和质量下降,出现滞销。

提质迫在眉睫。王召均的茶园被列为首批“湖北省生态茶园建设示范项目”,探索有机之路。

用饼肥、生物菌肥改良土壤,以绿色防控替代农药灭虫,以有机肥替代化肥……成本虽然增长了,但茶叶的品质大幅提升。经过三年努力,王召均的1200亩茶园取得有机认证,还通过欧盟检测。

除了种植,生产加工也在升级。

走进保茶集团智能化茶叶生产车间,清洗、杀青、揉捻……传统制茶工艺转化为数据模型,全自动控制实现无人化生产。

“我们引进日本智能化茶叶加工设备,运用智能传感及生产控制等集成技术,实现干茶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保茶集团总经理沈义锋介绍,公司年茶叶加工能力可达2000吨。

截至目前,保康县共有绿色生态茶园8万亩,配备1500多台(套)茶叶色选机、光波杀青机、电磁炒干机等先进加工设备。

茶产品俏销海外

4月14日,保康县万寿茶业有限公司精制茶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加紧制作将出口塔吉克斯坦的100吨大宗绿茶。

该公司董事长郭大友说,过去,保康以加工生产春茶为主,大量夏茶、秋茶无人问津。为打破单一春茶销售模式,公司把夏茶和秋茶作为新的增长点。

2022年,万寿茶业取得出口资质,与武汉一家出口企业“联姻”,打破季节限制对茶叶进行精制加工,产品远销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从源头抓起,采摘、加工每个环节都严格按质量标准把关。”郭大友介绍,今年以来,公司已出口绿茶430吨、红茶100吨,出口创汇400多万元。

位于保康县城关镇的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高浓度茶叶原萃液,出口至东南亚和中亚国家。该公司市场经理刘志安介绍,保康茶叶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叶素等各种有益成分,产品备受市场好评,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6月底。

目前,保康共有4家茶企具备出口资质,全县每年出口精制茶、茶叶萃取液等1000多吨,出口创汇达2500万美元。

千亩茶园一年迎客10万人次

“风景很好,专门带孩子来体验采茶。”4月16日,保康县官山世外茶源游人如织,陈玲与家人一起赏风光、品茶香。

官山世外茶源平均海拔700多米,拥有优质茶园1000多亩。作为国家级生态农场与最佳旅居康养目的地,2025年3月官山世外茶源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走进茶博馆,斑驳的红砖墙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官山茶场烧柴炒茶留下的痕迹仍清晰可见。“依托生态风光和茶产业资源,景区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茶旅综合收入达1000多万元。”保康官山世外茶源负责人秦小丽说。

4月17日,格栏坪村人头攒动,游客曹金萍亲手将自己采摘的鲜叶炒成干茶。“吃完农家饭,再喝一口自己炒的茶,收获感满满。”

格栏坪村是保康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村,该村以生态茶园为依托,将种茶、采茶、卖茶与乡村休闲度假游有机融合,建成标准化农家乐8家,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余万元。

保康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以茶叶村、生态茶园等为重点,植入茶园观光采摘、茶文化展示、研学旅行、避暑康养等功能,构建茶叶产业与文旅“共融互促”的发展格局。

相关文章:

既卖茶叶也卖风景 保康20万亩茶园吐绿生金04-24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绘就河湖生态新画卷04-22

谷雨茶香,邂逅竹叶青小绿罐:品味春的最后一抹温柔04-21

茶韵融春景,苗侗展风华:靖州谷雨文化体验活动绘就文旅新画卷04-21

自治区首家草票办落户达茂旗04-21

花开贤鲁岛:一场徒步如何打开大湾区花园经济新想象04-19

王君正参加2025年拉萨春季义务植树活动04-19

平度泽河的生态“智慧卫士”——山东省首套智慧化水质自动监测站正式投入使用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