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抓强、壮干、提弱” 四川夯实县域新底座丨“城”势而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3:09:00    

川观新闻记者 田姣

近期,赛迪顾问相继发布了今年的百强县、百强区榜单。四川共有20个县(市、区)上榜,总量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头部力量”,百强区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明显。记者梳理发现,全省有183个县(市、区),虽然此次上榜全国百强区县榜单的数量仅占不到11%,却贡献了全省经济总量的42%以上。

县域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底部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如何进一步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四川提出“抓强、壮干、提弱”的县域经济发展路线图。

头部引领

提升百强县域能级

8月5日,赛迪顾问发布“2025赛迪百强区”榜单,四川共有13个区入选;此前发布的2025年全国百强县名单中,四川亦有7地入围。

记者梳理发现,对比上一年的全国百强县、百强区名单,四川上榜数量和阵容均未发生变化。但如果拉长时间线来看,四川在全国百强区县的“占位赛”中表现颇为亮眼:百强区数量从2018年的6个增至当前的13个;百强县数量也从2021年的2个增加到如今的7个。

此外,四川上榜县市区在百强“进位赛”中也可圈可点。比如,成都市锦江区连续5年实现进位,从2020年的第72位一路升至今年的第58位;德阳市旌阳区、成都市新都区也是连续3年保持进位;简阳市在赛迪全国百强县排名连续4年实现进位,攀升至第79位,成为四川省内“首位县”。

与此同时,百强区县的区域覆盖面也在扩大。目前四川拥有百强区县的市(州)已增至8个,覆盖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仅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暂未实现“零的突破”。

在专家看来,四川百强区县数量的增长和覆盖面的扩大,既体现了县域经济头部引领作用增强、底部基础不断夯实,也反映出“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成效显现。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比对2025全国百强县、百强区排行榜,从数量上看,江苏入围41个,浙江28个,四川20个,虽在数量上跻身全国“第一梯队”,但差距仍然明显。从体量上看,全国62个千亿县,四川尚没有县(市)突破“千亿”这一门槛;13个上榜百强区中,也仅成都市武侯区和双流区GDP突破两千亿元,但,即使GDP突破4000亿元的武侯区,在全国看,也仅排在第15位,只能算第二梯队。

不过,情况也在改变。

随着中西部产业转移、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塑竞争格局,四川部分县域有望实现突破。

以距离“千亿”门槛最近的简阳市和西昌市为例。简阳持续壮大产业能级,做实工业硬支撑,2025年签约引进工业重大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136.2亿元,火娃、人天智能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西昌抢先布局商业航天产业,加快推进西部商业航天港和千亿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建设,推动航空航天产业成为未来西昌迈进“千亿”的重要增长极。

2024年已晋级“千亿城区”的德阳市旌阳区,完成了百强区持续进位的目标。“下一步,旌阳区将立足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以数字赋能为引擎,大力实施‘优二进三’产业发展路径,扎实推进传统工业数字化改造,统筹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壮大、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和美丽宜居城市,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旌阳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部冲刺

壮大主干县域群体规模

如果说头部力量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高度,那么腰部力量则关乎其发展后劲。在四川县域经济版图中,腰部力量从何而来?

四川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省183个县(市、区)中,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县域达133个,占比超七成。其中,GDP在500亿至1000亿元区间的县域有24个,100亿至500亿元区间的达97个。

对比可见,四川全省,GDP在500亿元至1000亿元区间的县域数量呈较快上升趋势,过去四年增加了17个;而GDP在100亿元以下的县域则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58个减少到2024年的50个,3年时间减少了8个。

一增一减之间,折射出四川县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在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副会长杨彪看来,四川县域经济正在摆脱过去“少数头部强、大量底部弱”的不平衡格局,逐步形成以中等规模县域为主体的健康结构。

县域强则全域强。在四川经济格局中,成都以占全省36.3%的经济总量稳居龙头,但市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存在。

今年6月,成都市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地处成都市域最外侧的8个县市新城——简阳、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金堂、大邑和蒲江成为这次会议的“主角”。这8个县市经济总量约占成都全市18%,但相较其约2/3的面积占比,经济贡献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如何提升?关键还是产业。

成都提出,上述8县市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必抓产业,抓产业必抓园区”理念,锚定产业兴县不动摇,加快形成“一县一首位产业”“一园一镇园之宝”“一城一商业中心”发展格局。

具体来看,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推动装备制造、先进能源、新型材料产业向简阳市、彭州市、金堂县倾斜布局,打造成都制造业的战略增量区域。运用数智赋能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白酒、家居等传统产业,做强动力电池、智能终端等细分领域,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提升邛崃市、崇州市先进制造业能级。

冲刺百强区县,更多市州在行动。记者梳理发现,德阳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南充南部县,达州大竹县等多个县域,都已明确提出争创全国百强县的目标,向新的位次发起冲刺。

尾部培育

托底性帮扶举措提弱

今年4月,国资国企托底性帮扶甘孜州县域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泸定县举行。此次活动签约投资、框架和捐赠协议65个,协议总投资超1500亿元。

甘孜州有12个欠发达县域,占全省欠发达县域近三分之一。2023年9月,四川召开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推进会,动员各方面资源力量加快补齐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最大短板,形成协同帮带、携手共富新格局。

这些县域主要集中在甘孜、阿坝、大小凉山彝区和秦巴山区,虽然在数量上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21.3%,区域面积占全省44.2%、常住人口占9.9%,但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不足5%,称得上全省发展的短板甚至“底板”所在。

底子薄、基础差,这些县域该怎么办?四川给出的答案是,聚焦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协同抓好“防返贫、育产业、补短板、强支持、守底线”五大重点。

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育产业”的主要思路是立足资源禀赋和优势,合理有序开发特色资源,努力把更多“小产品”做成大产业,持续把矿产资源开发做精、清洁能源优势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做优。

强龙头、补链条,做大“土特产”文章。雪梨是广元市苍溪县除了猕猴桃外另一张特色农产品名片。近年来,通过内扶外引苍溪猕猴桃食品公司、贵果农业等龙头企业,建成雪梨保鲜冷库、气调保鲜库和智能分拣分级生产线,年储存、加工能力提升至千万吨。

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在7月16日召开的“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山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南充市营山县委常委、副县长曹毅介绍,托底性帮扶启动后,先后促成7家企业落户营山,10家本地企业纳入省市质量品牌培育库,帮助汽摩配等优势产业建圈强链。

文旅深度融合,丰富优质产品供给。8月5日,单日11000余人次——稻城亚丁景区创下暑期游客接待量历史新高。近年来,甘孜州稻城县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升级转型,不断丰富产业业态,文旅产业成为推动稻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系列举措落地见效,欠发达县域的发展势头显著增强。2024年,39个欠发达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3146.9亿元,较上年增长6.1%,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其中,经济总量过百亿元的有10个,较上年增加1个,经济总量超200亿元的有4个,较上年增加1个。

一个重要变化值得关注: 2024年,这39个欠发达县域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从“三、一、二”型(服务业>农业>工业)优化为“三、二、一”型(服务业>工业>农业),这体现出,工业和服务业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记者手记:分类推进中找准特色

不久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强调“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凸显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分类推进”并非新提法。早在2022年,中央文件就已将县城划分为5类。不同类型的县城特点和发展需求各异,分类推进城镇化建设能更好地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解决面临的问题。

梳理多地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脉络,分类推进成为基础路径。

以四川为例,183个县(市、区)发展差异显著。为此,四川提出“抓强、壮干、提弱”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山东则推出经济强县领跑、特色强县示范、百县图强、薄弱县跨越和特殊类型县振兴等5项计划,要求分类开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正是这一思路,助力山东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山东千亿县扩容至6个。

其核心逻辑一致:告别“一刀切”,尊重县域禀赋差异。

一个县很难成为“全能选手”,但找准特色和赛道,成为“单项冠军”却大有可为。例如,杭集的牙刷、丹阳的镜片、永嘉的纽扣、荔浦的衣架等,在全球市场份额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因此,四川183个县(市、区)的发展,关键还是打好“特色牌”,努力挖掘特色、创造特色、做强特色,着力塑造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品牌,让“细分赛道”跑出“单项冠军”。

相关文章:

“抓强、壮干、提弱” 四川夯实县域新底座丨“城”势而上08-11

10日吸金2.98亿元,同指数第一!金融科技ETF(516860)涨2.96%,机构看好“牛市”旗手金融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08-11

新闻纵深·县域特色产业新力量丨循环制造,旧件“转”出新活力08-10

百果园董事长回应“水果太贵”:我们在教育消费者成熟08-10

上半年河北发放就业补助专项资金11.89亿元08-09

菏泽巨野农民画师带动书画产业综合产值 45亿元!08-09

破局重构 一路向新07-27

年内首家!恒坤新材科创板IPO遭暂缓审议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