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惠来百香果丰收 华南理工大学助返乡青年种“黄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21:16:00    

惠来百香果丰收 华南理工大学助返乡青年种“黄金”

走进惠来县隆江镇孔美村周美自然村,成片黄金百香果种植园映入眼帘,藤蔓沿着支架蜿蜒攀爬,一个个饱满圆润的果实缀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光泽。惠来县祥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百香果种植园负责人、周美村村民陈东升兴奋地说:“今年的果实个头大、甜度高、口感好,果实绝大多数为单颗重70-90克的大果和90克以上的特大果,预计产量比去年增加20%。”这令人欣喜的田园画卷和累累硕果,背后蕴藏着3位回乡自主创业“新农人”的奋斗故事,更凝聚着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各项惠农政策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精准帮扶的努力。

6年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在珠三角打拼的周美村村民陈镇逵、陈东升和陈金洪3名小伙子,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种植了50亩黄金百香果,成为惠来县种植黄金百香果的先行者。“家乡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我们相信一定能闯出一片农业新天地。”陈东升说。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初期,种植技术的缺乏、销售渠道的不畅,让他们面临诸多难题。关键时刻,当地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对接组织了广东省农科院技术专家和揭阳市农科所百香果种植技术专家团队,定期深入种植园,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从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到科学修剪枝条等细节入手,为种植进行全方位指导。在政府的帮助下,创业团队顺利流转土地,采用垂帘模式与半平棚垂帘模式进行种植,建立起多个黄金百香果种植园。

作为惠来县隆江镇定点帮扶高校,华南理工大学自2016年起就在隆江镇孔美村(含孔美村、周美村)这片土地上深耕。华南理工大学定点帮扶办公室副主任、驻惠来县“双百行动”工作队队长许中华表示,在获悉回乡创业青年遇到瓶颈后,华南理工大学驻村工作人员及时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协助企业在村内建立了百香果智能分拣中心,降低快递成本;连续多年举办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班,提升乡村职业经理人经营思路和技术;协助拓展销售渠道,不仅通过华南理工大学校内师生采购与校友企业采购开展消费帮扶,还联系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并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让惠来黄金百香果走出广东,走向全国。此外,积极拓展产业链,在产品深加工方面,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研团队正在积极探索,研究开发百香果果汁、果酱、果脯等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提升黄金百香果的经济效益。

在多方助力下,周美村黄金百香果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吸引了众多周边地区的游客前来采摘体验。随着采摘季节和暑假的到来,种植园里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工人们忙着搭建采摘通道,检修运输设备,准备采摘工具,还特意在果园周边布置了充满田园风情的打卡点。“以前我们只知道种,却不知道怎么才能种得好、怎么卖得好,多亏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帮扶,现在我们的种植技术更专业了,销路也更广了。”陈东升说,“今年采摘季期间,我们在华工驻村老师的指导下,准备推出亲子采摘、百香果美食体验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黄金百香果。”

在华南理工大学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指导下,陈东升大幅扩大了种植面积,今年达到200亩。目前,隆江镇的黄金百香果种植园不仅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还带动周边的靖海镇、华湖镇、溪西镇、岐石镇、鳌江乃至陆丰甲子镇的15个种植基地共40余家农户跟进种植黄金百香果,面积超550亩。规划5年内在惠来县推广种植百香果超1000户,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值2亿元,让百香果真正成为“黄金果”,带动广大农民增收。

采写:南方+记者 林捷勇 通讯员 张泽桐

视频:陈憧炜

摄影:陈憧炜 林捷勇

【作者】 林捷勇;陈憧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惠来百香果丰收 华南理工大学助返乡青年种“黄金”07-11

金价,突然大涨!05-24

深夜!金价大跳水05-01

财经观察丨金价巨震!短期回调还是暴跌前奏?04-28

金价,突然大跌!热搜沸了04-26

COMEX黄金期货涨2.04%报3361.30美元/盎司04-25

港股开盘|恒生指数跌0.43% 黄金股大涨04-22

3月中国市场黄金ETF流入约56亿元人民币,已连续两个月强劲流入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