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对话王兴兴:最快2~3年,机器人能像人一样干活丨顶端访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07:54:00    

顶端新闻记者 郭丁然 实习生 熊棣闻/文 图/视频 周博文 北京报道

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并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人形机器人市场和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5年8月9日,在北京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宇树科技的创始人、CEO兼CTO王兴兴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

如今,人形机器人似乎还更多停留在展示舞姿、秀球技等“花拳绣腿”阶段。人形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何时到来?什么时候能够代替人类大量干活?

顶端新闻记者与国内外头部媒体围绕机器人产业发展等热点话题与王兴兴对话。

王兴兴接受采访 郭丁然 周博文/图

机器人ChatGPT时刻将到来

具身智能AI大模型仍然是行业发展“瓶颈”

记者:随着全球对智能制造以及人工智能的重视不断提升,中国的机器人企业正在加速跑。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宇树科技接下来的战略重点是什么?您如何看待中国机器人企业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

王兴兴:毋庸置疑,目前智能机器人行业,关注度非常高。这确实有好处也有挑战,关注度高大家获得的资源和宣传也比较多,同时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其实,对于每家企业包括我们来说,最本质的还是需要把产品做好。有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价格、更加完善的功能,用户的售后体验也会更好。我觉得这是每家企业的立足之本,我们要花足够的时间把产品打磨好,这样无论面对国内外的竞争,还是在未来的竞争,你的企业都能在全球这个大“蛋糕”里面分一杯羹。

另外,要想好战略方向,我过去最大的一个经验心得是要看到未来。创始人要在AI领域、技术领域,包括硬件领域、生产制造、全球布局等方面,提前一步想到,未来几年大概会怎么样?提前做更好的布局,这对每家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宇树新发布的R1机器人

记者:今年宇树新发布的R1机器人价格降到3.99万元起,这个价格下降的速度非常快。您此前曾表示未来有一天,可能我们用机器人将会是免费的状态,这个真的能实现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王兴兴:我们目前在降价,相对小点的机器人肯定就更加便宜。大的机器人价格会贵一些。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希望机器人有更好的价格,有更多的人愿意采购,更多地用起来。

从去年到今年,我们的客户采购了我们大量各类机型。这本身也建立了一些新的生态体系,包括租赁市场、二次开发等。关键在于实现规模化出货量——只有当足够多的用户实际应用产品时,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形成。

关于我以前提到过的免费这个事情,我觉得当机器人真正能干活了以后,全球社会对机器人概念要发生很大改变。

未来,当机器人具备大规模作业能力时,每台机器人出厂就可以收税。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台机器人是干什么活的?它生产的价值里面产生的税直接上交。比如这里有块荒地,企业去派机器人去开荒、种地,机器人的一部分产出就直接上缴税收。前提是机器人真正能像人一样,去做很多事情的时候。

宇树R1机器人在奔跑

这个过程快的话可能要2~3年,慢的话可能3~5年,但是我觉得这波浪潮(的到来)大概率不会超过10年。

记者:AI时代,您认为在机器人研发过程当中,还有哪些技术是有待突破的?宇树在这些技术方面有哪些规划?

王兴兴:今天我还刷到马斯克说,以后基本上每个人都不用写代码,AI直接帮你生成了。确实,目前AI在写代码这个领域的技术进步非常非常快,而且是各家大公司非常关注的领域。

对于简单的程序或代码,AI生成的成功率确实非常高。但对于高复杂度代码来说,成功率会下降很多。我认为当前全球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难点在于突破具身智能大模型。

简单来说,如果哪一天在这场馆里面出现人形机器人,每台机器人都可以随意地走来走去。而且你跟它随便说一下,它都能帮你干点事的时候,我觉得这才算是达到一个比较好的临界点。

实现这一技术突破是我们的目标,也是行业共同期待的重要里程碑。

记者:您提到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落地会更快,目前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的技术难点有哪些?宇树未来如何解决机器人通用泛化性以及自主决策能力不足的问题?

王兴兴:在全球范围,目前机器人的硬件虽然不足够好但够用。最大(技术难)点还是目前整个具身智能AI模型,没有达到阶段性突破的临界点。举例子来说,有点儿像还没有出现ChatGPT那样的关键时刻点。

同时,AI的进步,其实是一个阶梯性的进步。今天可能大家感觉进步不大,但可能突然会有个阶跃性的进步。我觉得还是要把具身智能大模型做好,让它真正有足够的泛用性。

语言模型领域,大家都是纯数据驱动的,你有足够好的足够多的质量的数据,你的模型性能就上升得非常快。

但在机器人领域,这反而是很大一个问题,因为无论用各种的方法去采集数据,你真正放到机器人之后,跟实物机器人的偏差还是非常大。哪怕采集了大量的数据,你把机器人的数据训练出来部署到实物机上,发现没办法很好地对齐。

机器人领域对AI模型的要求更为严苛,需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和适应性。我们的理想目标是:仅需少量数据即可高效训练出高成功率、强泛化能力的AI模型。

中国机器人企业要开展全球合作

进军全球市场

宇树四足机器人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

记者:在大模型方面,现在宇树还是保持一个谨慎的投入的状态吗?

王兴兴:我们是保持谨慎的,我们的(大模型)团队现在人数在我们公司算多的,但在整个行业内或跟AI大厂比起来,我们的投入肯定是比较少的。

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在AI这个领域,很多情况并不是说你资源多、钱多、人多,就一定做的是全球最好的。一个中小团队或者更小的一个小队也能做出一些更好的成果出来。

记者:目前,宇树的几款机器人都有比较不错的销量,尤其是四足机器人已经是占到了全球的60%~70%市场份额,您对于未来商业落地规划有什么样的考虑?

王兴兴:宇树的四足机器人可能大家比较熟悉。其实,人形机器人我们去年到今年销量的增长也非常非常快。对于这三款机器人的最大差别还是从尺寸角度。大一点的机器人,我们希望他能真正去工业场景干活更实用一些。更小一些的机器人,总体来说还是希望它更多地服务开发者或者有更多的娱乐属性功能在里面。

记者:中国的新兴科技产品,包括无人机等领域都有非常优秀的出海案例。您作为中国机器人这个行业的先驱创业者,以中国机器人目前的行业市场来说,如何开拓海外的民用市场,如何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业务链条?

王兴兴:其实我们过去每年的业绩里面,平均50%都是出海的业绩。2018年我们就开始做海外市场的生意。那个时候,出海这个概念还不火,所以我们公司一直还是非常注重全球市场。我觉得对于每家企业,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进行全球合作、做全球市场。

记者:现在对于人形机器人更多是应用在文旅和表演方面。人们对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可能会期待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您比较看好哪些机器人的应用的场景?

王兴兴:刚刚我其实也提到,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机器人真正去干活,真正去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这是所有人目前觉得最大的事情。为什么我们目前看上去表演比较多呢?

第一,如果你去展会上去看一下,普通老百姓更喜欢表演。

另外,当下的智能机器人,你真让它去干活,还是不太现实,除非是自动化设备或者工厂的一些固定工序。

因此,在干活技术不太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先做一些表演或者格斗等业务,把市场做起来。娱乐和干活,二者都非常重要,哪些事情哪些技术先成熟,先做哪个行业。

王兴兴与宇树首款人形机器人H1

记者:能预测一下世界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吗?

王兴兴:机器人产业目前增长速度非常快,从出货量的角度来看,全球机器人行业每年翻一番,应该是可以保证的。未来几年我觉得每年全行业人工智能出货量,能保证每年翻一番。如果有更大的技术突破,甚至可能未来两到三年突然可能一年出货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

记者:宇树科技正在筹划上市,这将为宇树科技甚至是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助力呢?

王兴兴:我们在推动中规中矩的上市流程。大家也关注到我们公司已经成立了9年。某种意义上,我把上市视作一次“高考”般的学习过程。这是企业迈向更成熟管理与运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对我们过去的9年多时间的交代,也是对股东的一个交代。

刘皓文/制图

来源:顶端访谈

相关文章:

承认了!全是演的!央视曝光!08-11

对话王兴兴:最快2~3年,机器人能像人一样干活丨顶端访谈08-11

健身不伤身听听医生怎么说08-08

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热点“具身”理念从何而来?07-28

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发生3.1级地震07-27

京东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从工厂商超医院“跑”出来的AI大模型全新升级07-27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一城一线一脉相承,“时光隧道”穿越07-27

*ST智胜:智胜升远科技主营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信息化项目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