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凌源中华鸟龙!中国华诞龙!均发现于辽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39:00    

【来源:辽宁日报】

近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所

汪筱林和周忠和团队

联合国家自然博物馆和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对在中国辽宁西部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

发现的两件保存完好的

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

进行了深入研究,

命名了两类新的恐龙属种,

在中华鸟龙科(原“中华龙鸟科”)下

建立一新种:凌源中华鸟龙,

以及一新属新种:中国华诞龙。

依据中国华诞龙腹腔内

保存的哺乳动物胃容物化石,

以及中华鸟龙科

不同物种的头骨形态差异,

研究团队首次系统阐释了

该科物种的生态分异现象。

该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

《国家科学评论》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在线发表。

此次研究的两件标本均产自辽宁凌源大王杖子地点距今约1.25亿年前的下白垩统义县组湖相地层,分别发现于2000年和2004年。标本保存精美,连软组织和胃容物都有保存。

中国华诞龙(a, c)和凌源中华鸟龙(b, d)正型标本及线条图。

凌源中华鸟龙与原始中华鸟龙的区别包括上颌骨极度低长;上颌骨的颧骨支极长,与口鼻部的长度接近;上颌骨孔非常大,与外鼻孔大小接近;坐骨末端缺失坐骨脚。中国华诞龙的鉴定特征包括上颌骨的眶前凹前缘和上颌骨的前缘之间具有一个椭圆形凹陷;齿骨后腹部呈“U”型分叉,形成了一个小的外下颌孔;后部颈椎的椎体强烈前后拉伸;前部背椎椎体侧面有小的侧凹;乌喙骨内外侧向拉长,而不像其他兽脚类恐龙那样呈椭圆形;坐骨闭突占坐骨全长的70%等。

中国华诞龙(左)和凌源中华鸟龙(右)复原图(赵闯绘)。

热河生物群的中华鸟龙科物种表现出明显的生态分异,这一现象在中生代其他恐龙动物群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这种生态分异在热河生物群不仅见于中华鸟龙科,也见于其他兽脚类恐龙。研究显示,华北克拉通的破坏在早白垩世的华北和东北形成了许多小型且孤立的裂谷盆地,这些孤立裂谷盆地加剧了物种间的竞争。物种竞争,可能是热河生物群兽脚类恐龙分异度极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王茜

编辑:李晓玉

责编:王德坤 审核:李德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中国资产布局正当时04-15

习主席的丝路故事|这条轻轨,见证了中越情谊04-14

中国进出口银行成功发行服务外贸提质增效等主题金融债券04-14

18强赛收官战!国足6月将在重庆主场对阵巴林04-14

大阪世博会正式开园,中国馆里的“深圳彩蛋”超吸睛04-14

《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在吉隆坡发布04-14

打破偏见!皮蛋并非你想的那样,而是货真价实的“好蛋”04-14

海关总署:严格依法实施各项对美反制措施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