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毕节七星关区,春意正浓,在田坝桥镇脐橙园里,果农们将一筐筐新鲜橙子搬上印有“中国邮政”标识的绿色直投车。
“早上摘果装箱,下午邮车直接到果园拉货,第二天就能发到省外!”七星关区邮政分公司总经理张霞表示。

毕节邮政“县直投村”车队
自今年2月启动“县直投村”工程以来,毕节市邮政分公司(下称毕节邮政)聚焦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充分发挥“四流合一”(邮政、快递、物流、金融)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截至3月2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31个乡镇363个建制村实现直投全覆盖,日均进村邮件量突破2100件,村级代投点覆盖率达100%,一条条“绿丝带”正将山乡与城市紧密相连。
网络重构打通“梗阻点”
“以前送件要绕3个乡镇,现在邮车直达村里,路程缩短40公里。”投递员王世富的感慨,道出了这场改革的深层变革。
面对山区“投递半径长、成本高、效率低”的难题,毕节邮政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重塑农村物流体系,打破传统“市—县—乡—村”四级中转模式,构建“市级分拨中心—乡镇直投中心—村级站点”三级直通链路,投递层级压缩30%,七星关区率先实现363个村“当日达”全覆盖。

普宜镇寄递物流共配中心
在七星关区投入新能源直投车45辆,升级村级站点363个,配备智能PDA终端200余台,构建“一村一站点、一车多线路”的集约化网络;通过合并重复线路、优化装载方案,车辆空驶率从35%降至12%,预计年节约运营成本超80万元。
数字赋能跑出“加速度”
在七星关区朱昌镇,投递员李秀兰通过PDA展示当日路线:“系统自动规划最优路径,每天能多跑4个村,月均投递量从1500件增至2300件!”
在贵州邮政的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撑下,毕节邮政积极以科技创新破解山区物流难题。
“我们通过改造自动化分拣线,研发‘乡镇—村组’智能分拣算法,邮件处理时效缩短2小时;同时,运用GIS系统实时监控215条邮路,遇雨雪天气自动切换‘客货邮融合’备用线路,冬季通达率保持98%以上。”毕节邮政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投递员配备“智慧邮包”——集成扫码签收、即时寄件、路径导航功能的智能PDA,农户寄件响应速度提升至2小时内。
产业联动激活“变现力”
“以前寄橙子要扛到镇上,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发全国!”大屯镇果农刘光会的喜悦,印证了邮政网络的“变现力”。
毕节邮政将物流网络转化为产业振兴通道,构建“物流+电商+产业”生态圈。

毕节邮政“县直投村”助力农产品出山
截至目前,毕节邮政开通“脐橙专线”“豆干快车”等30条农品直通邮路,实现“清晨采摘、午后发货、次日达城”,农产品寄递时效缩短3小时、打造“橙香邮路”“酒解乡愁”等地域IP进行品牌孵化。
值得一提的是,毕节邮政还推出定制化溯源包装,七星关脐橙月寄递量突破5000件,带动农户增收超60万元、搭建“邮政助农直播间”,培育“乡村邮掌柜”200余人,通过“直播带货 产地直发”模式实现电商赋能,农特产品月销1.5万件,黔西辣椒、织金竹荪借势“出圈”。
“现在既是投递员,又是‘乡村管家’,感觉自己成了振兴路上的‘螺丝钉’!”七星关区大屯镇投递员谢明洪的转型故事,正是邮政队伍蝶变的缩影。
毕节邮政推动队伍转型,让“绿衣使者”化身乡村振兴“多面手”。开展电商运营、产品包装等培训50余场,200余名投递员掌握“送件、揽收、带货”复合技能实现能力再造。
同时,推行“基础工资+业绩提成”模式实现机制创新,涌现出“金腰带”服务标兵谢明洪等典型,其单月开发脐橙寄递客户30户,业绩增长40%。

毕节邮政“县直投村”助力农产品出山
“2025年6月底前实现村级站点100%叠加电商功能、100%通达冷链服务、100%对接特色产业;在威宁、纳雍试点无人机配送,破解20个高山村‘最后一公里’难题;强化邮银协同推出‘邮速贷’,以物流数据为农户提供无抵押贷款,首批授信额度达500万元,要让每条邮路都变成人民的‘共富路’!”毕节市分公司总经理杜昀锟说。
如今,一辆辆“县直投村”的绿色邮车正穿越乌蒙群山,载着山乡百姓的小康梦想疾驰向前。在这条充满希望的振兴路上,“人民邮政”的初心与担当,化作缕缕春风,吹拂着黔西北大地的每个角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登芳
通讯员 王兰
编辑 李雪雪
二审 管云
三审 岳振
相关文章:
上海雅仕收盘下跌5.45%,滚动市盈率50.38倍,总市值25.08亿元04-11
畅通双循环 铺就振兴路 | 毕节邮政全面推进“县直投村”工程侧记04-08
我国公路运输市场整体加速恢复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