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雷洁)3月19日,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法院召开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第三批特邀调解员进驻工作启动会,加强法院与高校双向交流协作,推动司法审判和教学实践的共同提升。

自2024年双方就调解工作与实践教学合作开展商讨并挂牌成立“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实训共建基地”以来,城东区人民法院共接收青海民族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特邀调解员两批次,成功化解案件百余件,院校协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合作模式成效初显。
城东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志秀表示,推进调解实践平台工作是加强法治人才培养重要指示精神的切实举措,也是推进法治教育资源和司法实践资源有机融合的创新实践,希望双方能持续以共建教育培训实训基地为契机,延续“理论筑基+实战淬炼”模式,深化院校协同联动,持续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走深走实,共同开启法治教育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白佩君表示,学校与法院在长期的法律实践方面已形成全方位合作,法学院将全力支持第三批特邀调解员入驻工作,构建实践指导、案例调研与反馈机制,为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根基、提升调解实践技巧提供坚实助力。
编辑:张勇
相关文章:
商务部:美方将关税工具化、武器化到了毫无理性的地步 中方不予理会04-16
林业局回应郑州天屎之路争议04-16
复旦团队研制“破晓”皮秒闪存器件,实现电荷亚1纳秒闪存,成果登《自然》04-16
晋宁23件馆藏珍品亮相山东青铜文化大展04-16
百利天恒:注射用BL-M09D1(ADC)治疗晚期实体瘤获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04-16
西宁市安全隐患举报受理情况日报04-16
回到生命本身,思考哲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