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4月15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继发现四川羚牛在九寨沟核心景区分娩后,又首次在箭竹海记录到罕见冬候鸟——长尾鸭。

长尾鸭(九寨沟景区管理局供图)
据观测,该个体为成体雌鸟,预计不久后将会返回。九寨沟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发现填补了该物种在内陆高海拔湖泊的分布空白,也为研究候鸟迁徙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案例。
据悉,长尾鸭(Clangula hyemalis)是雁形目鸭科长尾鸭属的唯一物种,以其长而尖的尾羽和随季节变化的羽色闻名。它们通常繁殖于北极冻原上的淡水湖泊,冬季则栖息于沿海水域,极少出现在内陆湖泊,中国境内鲜少记录到该物种。因其独特的习性和栖息地偏好,与丑鸭、白头硬尾鸭并称“鸭中三奇”。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及栖息地减少,长尾鸭的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易危(VU)物种。长尾鸭是出色的潜水者,可下潜至60米深的水域,并在水下停留30秒~50秒,主要以软体动物、甲壳类和小型鱼类为食。它们飞行速度极快,平均时速可达80公里,通常在迁徙时结成大群。

长尾鸭(九寨沟景区管理局供图)
研究人员推测,此次在九寨沟箭竹海观测到的长尾鸭,很可能是因气候变化或迁徙路线调整而选择在此越冬。近年来九寨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栖息,此次长尾鸭的出现进一步印证了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高原湖泊、森林生态系统,成为众多鸟类的理想栖息地。截至目前,保护区已记录在册269种鸟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如绿尾虹雉、黑颈鹤等。此次长尾鸭的新发现,不仅丰富了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记录,也为研究这一物种的适应性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关文章:
北极冻原“客”首现九寨沟 长尾鸭现身填补内陆高海拔湖泊分布空白04-15
泉州海关查获67尾濒危海马干!04-15
湖南阳明山:珍稀野生兰科植物台湾盆距兰群落重迎花期04-11
重要提醒!非必要不外出!罕见强风周末来袭 多项活动、赛事延期04-10
@德宏、楚雄、大理、西双版纳的小伙伴,香格里拉这些旅游优惠别错过04-09
凌源中华鸟龙!中国华诞龙!均发现于辽西!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