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吉林红石:科技改变林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5:20:00    

来源:【绿色中国】

文/ 田宇博

吉林森工集团红石林业有限公司紧紧锚定“科技改变林业”这一目标,加速推进运用科技手段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进程,为企业实现健康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智能森林管护模式“天地人”一体化

早在2021年,红石林业有限公司智慧林业云资源森林管护指挥中心在全省率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由此开启了现代化林业资源森林管护工作的崭新篇章。“天地人”一体化智能森林管护模式应运而生。

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该系统配备了无纸化会议系统、智能巡检系统,以及高山自组数字基站9座,智能手持机90台,基地台28台,无线中继台3处。其指挥平台功能多样,涵盖人员实时定位、定位电子围栏监控、通话录音、轨迹查询与历史回放、信息查询与统计、区域报警、区域测量以及图像传送等诸多实用功能。

智慧林业云资源管理平台的作用主要聚焦于林业资源数据采集与管理、森林防火以及林业大数据挖掘、展示、决策辅助等关键功能。它基于统一的数据库、统一的标准体系进行设计,搭建起统一的协作平台,能够实现直观动态的数据展现、图文并茂的统计报告,还能提供权责明确的数据查询与分析服务。

据了解,智慧林业云资源森林管护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后,极大地方便了管理人员,使其能够近距离洞察“山情”,从整体上把握“林情”,并在第一时间察觉“火情”,逐步构建起“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标准统一、实用为本”的现代化森林管护智能巡护体系,有力地支撑了红石林业有限公司“天地人”一体化智能森林管护体系以及“数字林业”信息化建设。

△通过智慧林业云资源森林管护系统进行业务学习

“森林眼”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显神通

森林火灾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特点,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损失。

2017年起,红石林业有限公司积极探寻森林防火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与手段,主动引入科技力量,围绕“智能化保护、可视化管理、智慧化运营”这一目标,精心打造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载体的“森林眼”林火视频监控系统,真正做到对火情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持续筑牢“安全、生态”两条底线,实现了连续4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据介绍,红石林业有限公司的“森林眼”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最大监测半径可达15公里,借助画面实时传输功能,实现了防火监控的全域化、立体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全天候覆盖,具备重点林区火情自动巡察、侦测火点及烟雾、自动报警等重要功能,促使森林防火从“人防”向“技防”实现了有效转变,进一步增强了红石林区森林防火指挥能力以及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到种质资源库进行科研实践

红松球果害虫防治用上直升机

2021年,红石林区部分林场出现了红松球果虫害大范围扩散的迹象。黄灯一亮,红石林业有限公司就迅速行动,组织开展红松球果害虫飞机防治工作,全力遏制虫害疫病的传播蔓延。

在防治作业期间,采用了对寄主松林进行航拍结合地面人员调查的方式,精准锁定目标地块,然后运用直升机、无人机空中喷淋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红松果林实施全方位消杀,达成了自疫情发现之日起“一年除治、三年拔除”的防控目标。

近年来,为了及时遏制红松球果害虫、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疫病的高发态势,确保森林虫害疫病能够得到高效防控,红石林业有限公司多方筹措资金,着力强化标准站建设以及防控物资储备工作。同时,配备了大疆植保无人机、数码相机、摄像机、显微镜、解剖镜、调温调湿箱等各类仪器设备,还有树干注药机、机动喷雾喷粉机、车载喷雾机等防治机械,并且为基层森保员配备了野外调查专用摩托车和调查工具箱,全方位保障重大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的应急防控工作。

△直升机飞淋防治红松球果害虫

林木种质资源库跻身国家级行列

林木种子作为林业建设的物质基础,而林木良种更是承载着林木优良遗传基因,是决定林木生长速度与品质优劣的关键内在因素,在林业建设效果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增产作用无可替代。

红石林业有限公司国家林木良种基地积极与知名院校展开对接,先后和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林学与草学学院、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合作内容涵盖培育优质林木良种、培养先进科研人才、打造实践教育基地等多个重要方面。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红石林业有限公司陆续建成了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繁育圃、种子园、蒙古栎母树林、资源收集圃、高世代种子园,进一步推动了科研院校与良种基地的高效合作模式,促使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快速且紧密结合,为广大科研人员搭建起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有力促进了良种基地的升级换代,加快了技术人才的培养速度,提升了良种基地建设质量,推动优良种质资源不断发展,抢占了前沿科学研究的制高点,为高校与实践单位的战略合作及项目建设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形势,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引导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朝着林业生产力顺畅流动,为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宜业宜居的美丽家园贡献“红石力量”。

《绿色中国》 B(下半月) 2025年04月号

本文来自【绿色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吉林红石:科技改变林业07-16

伊春:“森林读书会”书香沁林城05-01

商南县城关街道南大街社区:党建引领聚合力 筑牢森林“防火墙”04-25

“百万良种进乡村”,春意盎然枝梢萌——扬州市持续推动“订单育苗”工作04-21

森林防火于未“燃”,紧绷“安全弦”!04-08

红色预警!信阳两地最新发布...04-03

云南多地4月起进入极高危森林火险期 多举措严防火灾04-02

时报定制:湖北恩施双飞6日游,4月20日出发,2500元/人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