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4月7日电 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深化交叉执行、规范执行工作情况暨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在会上提到,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十年来首次下降,而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继续下降9个百分点。
黄文俊介绍,交叉执行是最高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执行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近年来执行工作的重点,备受社会关注。推行一年半以来,人民法院通过交叉执行化解了许多重案、难案、骨头案,取得了显著成效,并逐步成为执行条线常态化、长效化的日常工作。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近30万件,取得实质进展或化解近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将近1600亿元。
黄文俊表示,今年主要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着力案件化解。二是进一步强化条线指导。三是进一步聚焦案例引领。
黄文俊提到,正是在以交叉执行为代表的各项执行重点工作的推进下,2024年执行整体工作才历史性地实现了“三升三降”,即执行到位率、执行到位金额及信用修复人次上升,首次执行案件数、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及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次下降。
黄文俊介绍,今年第一季度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依然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立审执协调”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执行难源头治理打通内循环。继2024年保全案件同比猛增30.8%后,今年第一季度延续了同比增长34%的良好势头,而且环比逐月递增,人民法院内部的“立审执协调”机制已经成型。
二是打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助力激发市场活力。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十年来首次下降,而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继续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应当说,人民法院通过积极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助力。
三是财产变现效率提升,为提振消费提供新选择。一季度,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量9.82万件,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成交率64.54%,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呈现“双升”态势,反映出随着国家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协同发力,财产变现处置工作效率提升、效能释放,为稳市场、促消费提供更多增长动能。
四是执行质效高位巩固,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一季度,执行完毕率44.32%,执行到位率56.74%(较去年全年分别增长4.19和2.45个百分点),双双保持高位,同时,执行案件平均结案时间72天,环比稳步缩短,群众获得感稳步增强的基础不断夯实、更加坚实。(中新经纬APP)
相关文章:
清明假期,357万游客畅游醉美遵义!04-07
康养产业就业观察:万亿市场背后的人才困局如何破解?04-07
辽宁鞍山一18年前命案告破!保姆将老人击打致死,因无人见过自己侥幸逃离04-07
首破2.6万!港珠澳大桥单日车流量创新高04-07
北京日报社区小板报 | 清明假期北京公园迎客606万人次04-07
春和景明 游客尽享浓浓春意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