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在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办的“湾区科技创新对话”活动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作了主题发言。
黄奇帆专门提到了机器人产业。他认为,不应把传统的工业生产线上从事自动化生产的机械化工具当作机器人,它们只是没有灵魂、按程序办事的自动化工具。真正的机器人要有“人的大脑”,要有“人的五官”,“人类身上的五官代表了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和皮肤的触觉,人根据五官的感觉反馈给大脑作各种判断,所以,没有‘大脑’和‘五官’的机器人也是没有灵魂的。”

黄奇帆认为,“现在机器人的发展还处在早期,但是机器人的时代正在到来,未来10年~20年,全世界会有几亿个甚至几十亿个机器人。”
黄奇帆表示,这些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将会分为5类,一种是产生社会产业改革,用于制造业等产业使用的机器人;第二种机器人是从事社会服务、家庭服务的机器人;第三种是可以为企业领导、各种建筑师、设计师,专业人士服务的秘书式机器人;第四种是各种智能终端,如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第五种是现在已在推进的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驾驶汽车及无人机等。“这5种机器人都必须是能够根据社会场景灵活应对的有灵魂的机器人,而不是将其训练成一个‘木乃伊’。需要对各种场景有现场的、随时的、条件反射式的思考判断能力,而不是按自己的程序进行惯性式的运行机器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相关文章:
机器人加油?酷炫消费科技亮相消博会04-13
强对流天气周六“旋风式”袭击广州,周日天气快速好转04-11
外交部:美国从未停止针对中国的间谍活动04-09
打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新乡县有何布局?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