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是心灵深处的沉淀,繁华过后的淡然。
当心情浮躁,感到焦虑时,不防读一读这些画风宁静的诗句,让疲惫的心灵得到放松。
第一首:宋代吴可的《小醉》
小醉初醒过竹村,数家残雪拥篱根。
风前有恨梅千点,溪上无人月一痕。
感悟:
可的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幽静的早春田园风景画。
在一个冬末春初的夜晚,诗人酒醉初醒,途经一个翠竹环绕的村子,望着篱笆上还未消融的积雪,风中摇曳的梅花,
正当他遗憾于未能像隋代的赵师雄那样偶遇梅仙,忽然见到溪桥上的淡淡月光,那么静,那么美,之前的叹息瞬间消失。
很多时候,美,就是在不经意间被发现。

第二首:宋代王安石的《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感悟:
如题所言,王安石的这首诗,写的是自己游金陵钟山时的感受,道的是自己淡然的心境。
在诗人眼中,即便意境看了千千万万遍,钟山依旧是看不厌的。
他想,若是自己可以买下这块山地,待到老年时居住于此,该有多好!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山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溪水独自流淌,而青山依旧悠闲自在。
就像诗人的内心,平静且从容。

第三首:宋代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感悟:
黄庭坚的这首诗,处处弥漫着宁静的气息。
前两句中,诗人描绘的是白日里的湖光山色:
山水相接,一望无际,水面上盛开的菱花与和荷花,无不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后两句,诗人转而写夜里的湖景:
诗人伫立于南楼中,吹着清风,望着明月,闻着花香,享受着无人打扰的清静,倍感清凉!

第四首:唐代柳宗元的《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感悟:
柳宗元的这首诗,写于他被贬为永州司马时,相较于那首《江雪》,本诗中的渔翁形象少了几分冷意,却更显几分平和。
诗中的渔翁,幽居在静静的山野之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他砍柴,喝水,每日所见,是暖暖的红日,碧绿的山水,像是海子笔下的幸福之人。
当他出门打渔时,目之所及是像他一样随意行走的白云,不停流淌的江水。
此时山野之间一片宁静,唯有渔翁的摇橹之声在山水之间回荡。

第五首: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感悟:
韦应物的这首经典之作,犹如一幅意境幽深的村野画卷,明明写的是动态之景,却给人以寂静之感。
不必说河边自由生长的小草,树叶间自由歌唱的黄鹂鸟,更不必说傍晚时的潮水,摇曳着的小船,无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但诗人用“幽”“深”“晚”“自”几个带有孤独色彩的词语,又为整幅画面平添几分静谧之美。

第六首:唐代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感悟:
孟浩然的这首诗,记录的是自己从老家来到隐居地鹿门山,途中看到的风景。
前两句中,诗人将世俗的喧闹与山寺的僻静相对照,暗含自己由浮躁归于平静的心境。
暮色西垂,夜幕降临,人们各自归家,诗人也继续踏上奔赴归隐地鹿门的旅程。
一路上,见月光洒落,照亮了朦胧的树影,诗人沉醉其中,不知不觉仿佛来到了当年庞公隐居之地。
此时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唯有诗人与山林相依相伴,如隐士一般。

第七首:宋代郭印的《秋日即事八首·其六》
一片澄心似太清,浮云了不碍虚明。
夜深人寂浑无寐,时听空庭落叶声。
感悟:
郭印的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清静而幽深的秋夜图景。
读此诗时,仿佛进入到一个心无杂念的禅境之中,跟随这诗人的文字,心也变得犹如天空一般澄澈空明,又如月亮一样皎洁,不受外界打扰,
虽然此时已是夜深人静,但内心却毫无困倦之意,只是静听庭外的落叶声声,感受着时光流逝之音。

第八首:宋代王安石的《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感悟:
本诗作于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时所作,静意之中又显几分生机与活力。
读此诗时,仿佛同诗人一道,来到钟山脚下,拾阶而上,静坐于山亭之中。
听着溪水轻轻流淌的声音,看着翠竹在风中摇曳的身影,欣赏着自由生长的野花野草,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最后,诗人又用反衬手法,凸显出山野之静:
此时正片山林不见一丝鸟鸣,更显示出山野之清幽。

第九首:唐代杜荀鹤的《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感悟:
杜荀鹤的这首诗,描绘的是僧人在三伏天里闭门修行的画面。
夏日炎炎,僧人修行之处既无松树庇荫,也无翠竹纳凉,却依然能够静下心来,拂去内心的烦躁,达到内心的清净。
想来真正的禅定大抵如此,即便不是在山水之间,也能感受到无上清凉。

第十首:宋代晁补之的《题谷熟驿舍二首·其二》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埽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感悟:
晁补之的这首七言之作,更显几分从容与淡然。
首句中,诗人提到了自己因为管制变动而奔波劳累,渐渐白了青丝,多了几分沧桑感。
来到落脚处,眼前只见数亩荒地,但这荒凉的景象并没让诗人感到孤独,相反,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平静。

经过一番打扫,清理,布置,小小的驿舍便成了诗人新的住所。如苏轼所言:
此心安处是吾乡。
心之安处,便是家在的地方。
至此,十首最安静的七言古诗分享完了,其中你最喜欢的七言诗又是哪一首呢?欢迎分享,让我们一起共读美词佳句。
相关文章:
(番外)+(全文)虞星约时延辞结局+番外(时延辞虞星约)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 结局_(虞星约时延辞结局+番外免费阅读全文大结局)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虞星约时延辞结局+番外)04-2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臣:结局+番外谢承泽沈渊小说全文无删减版在线阅读-最新小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臣:结局+番外小说全文阅读04-21
亿万富婆从七零开始低调慕容凌电子书+番外篇章+(慕容凌)免费版在线阅读04-21
“湘创未来·科普启智公益讲堂”第四期开课04-21
云南省水域救援技术教练员培训班(红河承训点)圆满结业04-20
福州:4月21日试鸣防空警报04-20
增开!调整!涉及齐齐哈尔多趟列车04-20